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7篇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因多种原因常需行气管切开辅助治疗,气管切开的时机应包括对病情的正确估计,早期及时的气管切开可提高治愈及好转率,改善好转的生活质量,各地神经外科在认识与处置方式上不尽统一,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9月建科以来一直由本科医生在手术室为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操作,笔者统计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53例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过去传统的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效果不佳、存在的问题多,本科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治疗7例,与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传统钻孔手术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4年4月共治疗各类脑积水25例.其中有4例采用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并随访2年,收到较好疗效,现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顾伟红  罗志伟  董建平  董辉  张晖  杨永华 《云南医药》2006,27(2):F0003-F0003
男性患者,65岁。6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昏,查体未见异常,头颅CT检查为“透明隔腔囊肿”,对症治疗无效;1月前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浅感觉障碍,以痛觉减退明显、右侧肢体运动障碍,肌力3度,肌张力正常。头颅MRI平扫:左侧脑室旁3·0cm×3·2cm×4·5cm病灶,边界清楚、轮廓规则,T1加权图像呈边缘模糊的低信号、T2加权图像呈边界清楚的高信号,有显著异常对比增强。鼻咽部和肛门检查无异常。胸、腹部CT及B超检查未发现病灶。术中见肿瘤呈褐黄色,质地较脆,易出血,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分界,无明显包膜,其内大量异常细小血管簇及蛛网膜样条索状物…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是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可高达40%[1],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高压是其治疗的关键[2].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应用,较好的处理了一侧额颞顶部的颅内病变,充分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本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常规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同时采用经耳后枕顶额部超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13例,收到一定的效果,体会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0~78岁,平均47.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7 h,平均3h,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坠落伤9例. 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3~4分4例,5~6分4例,7~8分5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颅内巨大金属异物4例并成功手术拔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34岁.4年前被刀刺伤头部,当时未能发现颅内异物,近来时感头痛、头昏,口腔流血,口臭,吞咽困难,遂到我院行头颅CT示:颈部、颅底区金属异物存留(长约10 cm,宽约1.8 cm,厚约0.2 cm),异物尖进入左侧颞叶,左侧颞叶有水肿软化灶.遂收住神经外科.病史中一直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头颅CT(三维重建)示:颈部、颅底区金属异物存留(长约10 em,宽约1.8 cm,厚约2.4 mm),异物尖进入左侧颞叶,左侧颞叶有水肿软化灶(图1,2);CTA显示为,匕首离最近的血管为3.5 mm,该动脉可能为上颌动脉.在全麻下经下颌及颌后径路行颅底、口咽部、鼻咽部颈侧区金属异物取出术,术中在显微镜、神经内镜辅助下仔细分离异物周围粘连后,顺利将其拔出.术后患者神志清楚,无新的神经缺损症状.术后3h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颞叶脑出血,出血量约6ml.术后第二天再次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颞叶脑出血无增多.观察14 d后,患者之刀口愈合好,无窦道、瘘管形成,颅底无脑脊液漏.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是近年来治疗动脉瘤的方法之一[1]。患者入院后及时明确诊断,及时开颅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以来,我们在颅脑手术中应用国产的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脑膜建)来进行硬膜修补,取得了良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