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病及高致残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发病率约0.4%[1]。目前对RA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关节软骨表面的血管新生是RA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却得到了一致公认,它在RA病程的早期便开始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是参与调控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关键分子,具有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与分化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双重功效。本文对VEGF的来源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在RA中的作用等做一简要综述。1V EG F概…  相似文献   
102.
刺蒺藜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蒺藜水提物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刺蒺藜水提物在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所用实验动物为棕黄色普通级豚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高剂量〔每只豚鼠5.55g/(kg.d),相当于成人60g/(60kg.d)〕刺蒺藜水提物灌服后豚鼠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豚鼠皮肤黑素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75%,对照组豚鼠皮肤黑素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剂量刺蒺藜水提物可以提高豚鼠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的表达水平。并可能通过上调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这一途径,来活化酪氨酸酶、促进黑素细胞的增殖、迁移及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103.
徐冰  姚明  闫明霞  张杰  刘蕾  顾为望 《肿瘤》2006,26(11):975-978
目的:建立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通过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在人肝癌异种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组织学完整的SMMC-LTNM瘤块植入NOD- SCID小鼠和裸小鼠肝脏内,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重量、脏器的转移情况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等。结果:NOD-SCID小鼠于移植后5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4.48±0.93) cm~3,瘤重为(7.02±1.15)g,肺部转移率为53.85%;裸小鼠于移植后6~7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1.02±0.70)cm~3,瘤重为(2.87±0.44)g,体内未见转移发生。NOD-SCID小鼠的瘤体积、瘤重、肺转移率均高于裸小鼠(P<0.01)。两者均保持AFP高分泌和γ-GTⅡ同工酶阳性的特性。结论:建立了一个与临床相似的人肝癌动物模型,与裸小鼠相比,NOD-SCID小鼠在建立人肝癌异种移植模型方面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西藏小型猪与人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成年西藏小型猪和人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其WBV(高、中、低切变率)、PV、HCT、ESR及Fi等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雄性西藏小型猪的150s-13、0s-15、s-11、s-1 WBV值和Fi含量均显著低于雌性(P〈0.05,P〈0.01,P〈0.05,P〈0.01,P〈0.01);(2)在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男性的WBV值(1s-1)和HCT值显著高于女性(P〈0.05,P〈0.01);(3)西藏小型猪的HCT值和Fi含量与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05.
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5''调控区的酶切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进行PCR—RFLP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进行MSTN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方法以42头西藏小型猪、17头五指山小型猪、7头巴马小型猪和22头贵州香猪作为研究对象,对猪MSTN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结果1、不同猪种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西藏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3种基因型TT(9.52%)、AA(61.90%)、TA(28.57%),T和A的频率分别为23.81%和76.19%;五指山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2.35%)、AA(17.65%),T和A的频率分别为82.35%和17.65%;贵州香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1、82%)、TA(18.18%),T和A的频率分别为90.91%和9.09%;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71.43%)和TA(28.57%),T和A的频率为85.71%和14.29%。2、不同MSTN基因型的西藏小型猪的初生重(P=0.761)和离乳重(P=0.3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藏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性,但暂不能把MSTN基因做为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检测四种小型猪在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PERV)拷贝数上的差异,试图找出不含或含有较低拷贝数的个体或品种。方法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我国四种小型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的拷贝数。结果州小型猪、五指山猪、西藏小型猪、巴马小型猪的PERV的拷贝数分别是34.12&#177;1696,29.38&#177;13.83,28.71&#177;14.11,27.12&#177;14.43(F=0.614,P=0.609),EnvA的拷贝数分别是9.78&#177;5.48,10.06&#177;5.34,10.23&#177;5.71,10.51&#177;6.23(F=00.044,P=0.988),EnvB的拷贝数分别是24.14&#177;11.26,20.72&#177;8.36,18,35&#177;8.50,17.60&#177;8.65(F=1.512,P=0.221)。尚不能认为四个猪种间PERV、EnvA、EnvB的拷贝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常用的小型猪内源病毒负载量较低,表明其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动物模型。方法类鼻疽杆菌腹腔接种FMMU白化豚鼠建立感染模型,观察模型动物外观、血液含菌量、死亡率以及主要脏器病理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豚鼠白细胞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果感染豚鼠出现疾病征象,造模后72h内血液含菌量达到约14000CFU/ml,造模后96h死亡率70%,光镜观察发现主要在脾、淋巴结、肝等实质器官中存在典型的化脓灶,电镜观察表明豚鼠白细胞具有杀灭类鼻疽杆菌作用。结论成功建立FMMU白化豚鼠类鼻疽杆菌感染模型,可作为人类的急性类鼻疽病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克隆人软骨组织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及构建GDF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胎儿软骨组织克隆hGDF5基因全长cDNA,插入pEGFP-C2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GDF5。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SCs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人软骨组织GDF5基因和构建GDF5真核表达质粒pEGFP-C2-GDF5,克隆在载体上的基因长度为1505bp,包含全部cDNA编码序列1505bp,测序显示与Genbank上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转染恒河猴MSCs细胞得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转染24h后开始表达,72h达高峰,然后表达逐渐减弱。转染后72h可检测到GDF5mRNA表达。结论人GDF5基因在恒河猴MSCs细胞的成功表达为应用恒河猴模型开展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修复骨和软骨损伤研究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以提高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在SPF级动物饲养条件下,对本中心饲养的SPF级C57BL/6J小鼠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指标进行测定。方法 挑选80~90日龄C57BL/6J小鼠40只(雌、雄各半),采取1:1间歇同居,兄妹近交繁殖,并统计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参数指标。结论 SPF级C57BL/6J小鼠离乳后体重增长较慢;第2、3胎繁殖性能较好,第5胎最差,种鼠连续繁殖5胎后要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