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对比持续术中神经监测(C-IONM)和间断性术中神经监测(I-IONM)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59例接受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术中神经监测方式分为C-IONM组和I-IONM组。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功能评估采用( ±s)表示,行独立t检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行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两组术中神经监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患者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86条,其中11条术中出现肌电图( EMG)振幅下降>50%,且在停止手术操作后10 min内均逐渐恢复至初始R1信号水平的70%以上,平均恢复时间为(6.7±2.5) min,两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及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时EMG振幅和潜伏期较同组APS电极刺激初始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两组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结构正常,纤维细胞完整,无神经束水肿及神经内血管损伤发生。 结论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C-IONM技术和I-IONM技术在降低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方面疗效近似,两种神经监测技术对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无影响,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植入过程随访结果。方法:3例ICD,其中2例为单腔ICD,1例为双腔ICD。3根起搏和除颤电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于右室心尖部,1根右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置于右心房游离壁。2台单腔ICD埋藏于左侧胸大肌、胸小肌肌间隙内。1台双腔ICD埋藏于左侧胸大肌表面皮下。结果:测定植入导线起搏阈值,感知、R波振幅,P波振幅,阻抗等参数均符合ICD植入要求。DFT测定分别为5J、10J、15J,随访3-6个月,仅1例患3个月左右出现一过性囊袋血肿,经简单处理后好转,无起搏器其他并发症,ICD共检测到室速或室颤事件20次,其中12次自行终止,1次室速行快速起搏治疗成功,7次电击成功,误放电1次,双腔ICD电击1次,结论:ICD是治疗致命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180例临床确诊病因的胸腔积液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180例按疾病性质分3组:肺癌组(106例,占58.8%),结核组(46例,占25.6%),其它疾病组(28例,占15.6%),肺癌且见隆脊增宽,变钝,管腔有新生物及狭窄,粘膜粗糙糜烂多见,粘膜萎缩少见,结核组见粘膜萎缩,管腔有分泌物,粘膜粗糙糜烂少见。其它疾病且以粘膜充血,水肿多见。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正确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尤其对肺癌与结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对心肌损伤的程度和对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对22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QTd)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几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变化均正常;手术前后隐匿性旁道、房室结双径路、QTd、QT cdJTd、JTcd,差异均无生(P〉0.05)。结论:心脏不同部位的射频消融不会影响A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35.
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较为多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是由化脓性细菌所致的脑膜炎症,15岁以下儿童病例为绝大多数,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患儿的后遗症等严重后果,给患儿今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及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大为改观。但  相似文献   
36.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已作为一种根治方法被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在射频前反复发作室上速,应用异博定、心律平虽能有效地终止,但这些药物半衰期相对较长,有可能抑制旁道或多径路,从而影响射频消融的顺利进行。ATP作为一种较强的治疗室上速的药物,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肥胖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合理位置。方法 437例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7例留置颞浅静脉,对照组220例留置额浅静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浅静脉是肥胖患儿合适的头皮静脉留置针部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2例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诊治的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病史、辅助检查、治疗等做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平均年龄(16士4)个月,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首次惊厥好发于胃肠炎后3d内,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也存在强直发作形式.研究随访0.5~2年,因胃肠道症状再发抽搐者1例,所有随访患儿生长发育均良好,未使用抗癫痫药物.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好发于1~2岁儿童,秋冬季好发,有再次复发可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观察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时的行为、脑电图及病理生理变化,探讨苔藓纤维发芽(MFS)在癫痫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锂-匹罗卡品(Li—PC)制作大鼠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癫痫模型,造模后7d、14d、28d,进行苔藓纤维发芽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2周时可见MFS穿过齿状回内分子层颗粒细胞层,进入内分子层及CA3区锥体细胞始层黑色颗粒形成,4周时形成连续密集颗粒带,MFS评分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SE神经元损伤致苔藓纤维发芽,可能是慢性颞叶癫痫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抽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组以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神经精神疾病。文献[1]报道TD的年发病率为(0.5~1)/10万,TD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