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其病理机制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对减少或延缓脑梗死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发现高危患者并行血管重建干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2.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在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各种负面情绪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为了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本文对1例内动脉近端夹层串联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治疗策略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53.
乙肝病毒DNA和前S1抗原及其标记物三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病毒DNA(HBV DNA)、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为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提供新的监测指标。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0例,其中HBV DNA阳性400例(拷贝数>500/ml),按HBV-DNA含量由低到高分8组;其余为HBVDNA阴性对照100例。同步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reS1;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以HBV DNA拷贝数>500/ml为阳性)。结果(1)在HBVDNA拷贝数500~1×106/ml之间,PreS1的阳性率比HBeAg高(P<0.05);在HBV DNA拷贝数1×106/ml以上,二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PreS1的灵敏度为90%(360/400),高于HBeAg的68.5%(274/400)(P<0.05);PreS1的阴性预示值为55.6%(50/90),高于HBeAg的43.2%(96/222)(P<0.05);PreS1的检测有效率为82.0%(410/500),高于HBeAg的64.8%(324/500)(P<0.05)。(3)在HBVDNA拷贝数500~1×104/ml之间,HBsAg的阳性率比PreS1高(P<0.05),在HBVDNA拷贝数1×104/ml以上,HBsAg的阳性率与PreS1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VDNA拷贝数500~1×106/ml之间,HBeAb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PreS1与HBV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检测灵敏度和阴性预示值、检测有效率都优于HBeAg检测。PreS1可作为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指标之一。HBeAg阴性、HBeAb阳性不是传染性消失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用药指导。方法对2012年度5 724例送检做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原体感染总检出率为43.03%(2 463/5 724),解脲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6.06%、0.89%和6.08%;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8.42%和55.43%;2 463例支原体感染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MIN)、多西环素(DOX)、交沙霉素(JOS)、克拉霉素(CLA)、阿奇霉素(AZI)、司帕沙星(SPA)、罗红霉素(ROX)、左氧氟沙星(LEV)和氧氟沙星(OFL);其中CLA、AZI和ROX 3种药物对单纯Uu和Mh感染的药物敏感结果有较大不同。结论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率处在一个稳定的高位,Uu为主要流行病种,应引起有关防控部门重视;泌尿道支原体感染经验治疗应使用MIN、DOX、JOS和CLA,使用其他药物时应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作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住院患者105例作为对照,通过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eNOS基因ab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3% vs 12.4%,P<0.05),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高于对照组(12.9% vs 7.0% ,P<0.05).结论 ab基因型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正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发生于创伤、骨折术后等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长骨骨折后FES的发生率在0.9%~2.2%,多系统均可受累。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是FES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表现特异性低,容易误诊,病死率高。本研究对1例脑脂肪栓塞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学生,2019年1月24日右胫骨骨折病史,予以保守治疗。因"突发阵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非整联蛋白同源物(DC-SIGNR)外显子4基因颈区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探讨DC-SIGNR基因多态性与HCV病毒基因分型及HCV载量的关系. 方法采用PCR结合DNA测序对268例丙型肝炎患者DC-SIGNR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分析,同时检测患者的HCV病毒载量及HCV病毒基因分型.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结果 DC-SIGNR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与HCV基因分型的相关性不显著.HCV载量携带7等位基因的患者为(4.6722±1.9766)log10拷贝/ml,携带9等位基因的患者为(5.3073±1.6795)log10拷贝/ml,P=0.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基因型的患者HCV载量水平为(4.5974±2.0067)log10拷贝/ml,9/7基因型的患者组为(5.2771±1.8587)log10拷贝/ml,P=0.0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CV更易与携带较长DC-SINGR等位基因的患者结合.结论 DC-SIGNR遗传多态性可能与HCV在个体内的复制有关,但与HCV基因分型不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优化检验科无纸化检验流程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改进现有LIS系统,采用生化免疫流水线样本管理器的自动分配功能,个性化设置虚拟流水线,将线下仪器整合至流水线,完成标本检验信息的分类与标本检验。结果流水线上项目当日高效完成线上、线下仪器无纸化检验,择日检验免疫项目可通过样本管理器自动归类检验。结论基于LIS应用条码、西门子生化免疫流水线可实现线上、线下仪器联合应用,免疫项目顺利完成当日及择日检验,流程明显优化,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59.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不仅存在于吞噬细胞中,也广泛存在于非吞噬细胞中,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非吞噬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催化产生活性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p22phox亚基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并评价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下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阿克拉霉素(ACR)方案(以下称AGA方案)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从细胞凋亡方面探讨治疗方案的可能机制。方法:对复发难治的18例AML及4例MDS患者行AGA方案治疗。化疗方案:AraC10mg/m2,第1~14天,1次/12h,皮下注射;ACR8mg·m-2·d-1,第1~8天,静脉滴注;GCSF200μg·m-2·d-1,第1~14天,皮下注射,每次先于皮下注射AraC前1h开始。结果:9/18(50%)例AML接受1个AGA治疗即获完全缓解(CR),中位数缓解期4个月,其中6/10(60%)例M2获CR,22例治疗病例均无治疗相关死亡。20例接受传统标准剂量化疗对照组7例获得CR,4例死于化疗相关毒性。体外研究证实AGA方案明显提高新鲜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论:AGA方案对正常造血抑制较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小,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较常规化疗组明显缩短。适于不能耐受常规治疗的、骨髓呈低增生的复发难治或老年AML患者,该药物协同诱导凋亡可能是该方案的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