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正>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由外伤或其他非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罕见的自发分离的冠状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可致急性冠脉事件甚至猝死。临床对该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均无一致共识,目前诊断主要依据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技术手段,治疗亦因人而异,包括保守治疗和血运重建~([1]),其病因尚不清楚,且中年妇女为多发人群,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内雌激素水平、疲劳、情绪上的不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辅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该院治疗的8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辅治ACS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阐明双奇颗粒的抗辐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雌雄小鼠,设置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预防给药一周后经60Coγ射线单次辐射7.5 Gy观测血液学指标,8.5 Gy观测死亡率,再对存活鼠连续给药30 d。测定辐射对雌鼠白细胞、脾和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雄鼠30 d平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雌鼠经一周预防给药后,可显著提高其白细胞、脾和胸腺指数。雄鼠经一周预防给药后照射并对存活鼠连续给药,有提高其30 d存活率趋势。结论双奇颗粒对雌雄小鼠的60Coγ射线单次辐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时应用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收治的16例经电子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和黏膜下肿物的病例。注射溶液包括0.2%靛胭脂10ml、去甲肾上腺素10mg、玻璃酸钠20mg和生理盐水200ml。于病变处黏膜下注射混合溶液形成液体垫后,利用海博刀行ESD。记录注射溶液用量、切割满意度、剥离成功率、术中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结果本组患者切除标本最长径0.8~4.5cm,平均2.2cm;ESD操作时间45~240min,平均95.4min;黏膜下注射总量平均为102.4ml。剥离成功率87.5%。切割满意度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仅2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术中发生较难控制的出血,经热活检钳止血后出血停止。所有病例创面喷洒磷酸铝凝胶,部分创面利用金属夹缝闭。ES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d。结论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和靛胭脂混合液行ESD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假性囊肿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的18例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CT诊断。常规性应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鼻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ENPPD),选择性应用胰管取石、探条及球囊导管狭窄扩张等手段进行治疗。治疗后复查ERCP、CT并行鼻胰引流管造影。结果治疗过程中应用胰管取石术6例,胰管狭窄扩张9例,胰管内支架置放8例。18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引流出大量脓性胰液。感染症状于治疗48h后明显缓解,1周内得到控制。治疗后假性囊肿消失16例,明显缩小2例,胰腺功能均明显恢复。结论内镜在感染性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经十二指肠乳头内镜引流术安全、创伤小、费用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脑血管病组患者(于确诊入院的第1天清晨)以及对照组体检者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前臂无抗凝静脉血3mL。无抗凝静脉血1h内离心(3000r/min,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70℃保存待测。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检测血清Hcy浓度。应用AIA-1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结果脑梗塞(CI)组、脑出血(CH)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8,P<0.01)。其中,CI组的血清Hcy水平[(24.04±6.36)μmol/L]明显高于CH组[(20.39±5.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之相反,CI组和CH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CI组和CH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结论高Hcy血症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人参二醇皂甙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成龄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P模型组(LPS)、人参二醇皂苷预防治疗组(PDS).以LPS 5 mg/kg舌下静脉注射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以平均动脉血压下降至基础血压的2/3判定为休克状态.LPS注射前10 min,PDS组腹腔注射人参二醇皂苷(20 mg/kg),于休克240 min时处死动物,提取肾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人参二醇皂甙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利用Westerm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肾脏中CD14和IL-18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S组肾脏CD14的阳性表达程度低于LPS组,CD14强表达的组织细胞少于LPS组.Westerm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CD14、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PDS组能显著降低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PDS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LPS介导的CD14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减少IL-18等炎症介质的分泌,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患儿母血和脐血TNF-α及胎盘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行剖宫产分娩的IFGR孕妇34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分娩的健康足月孕妇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母血、脐血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XIAP的表达.结果 1.实验组母血、脐血TNF-α水平[(90.12±6.43)μ·L-1,(98.73±7.29)μg·L-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2.97±8.51)μg·L-1,(80.87±6.92)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实验组XIAP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表达(114.56±5.1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44.40±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母血、脐血中TNF-α与胎盘组织中XIAP均呈负相关(Pa<0.05);健康对照组母血、脐血中TNF-α与胎盘组织中XIAP均无相关性(Pa>0.05).4.实验组母血、脐血中TNF-α与新生儿体质量均呈负相关(Pa<0.05),健康对照组母血、脐血中TNF-α与新生儿体质量均无相关性(Pa>0.05).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母血、脐血中TNF-α升高及胎盘组织中XIAP表达降低,可能通过促进胎盘滋养细胞过度凋亡参与IFGR的发病,并影响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9.
傅瑶  滕红  肇丽杰  郑玉华  韩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42-3144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B)在子痫前期(PE)、子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共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CB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中40例胎盘中CB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清中CB水平与正常晚孕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胎盘中CB主要表达于绒毛及蜕膜组织细胞及基质中,PE组胎盘表达CB较正常晚孕组明显增强(P<0.05),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子痫患者胎盘中CB表达与重度子痫前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E胎盘中CB表达增强可能是PE和子痫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及caspase-3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7月~2011年3月剖宫产分娩的IFGR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HIF-1α、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均有HIF-1α、caspase-3蛋白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②HIF-1α、caspase-3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上的表达,实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胎盘组织中HIF-1α、caspase-3表达增加可能是IFGR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②本结果为临床上应用干预手段预防或治疗IFG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