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我护理意识以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找出其病发的原因。结果经比较分析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依次为(47.54±3.16)、(26.47±1.92),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随时监测血糖值变化,合理使用降糖药,正确控制饮食以及合理安排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力。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以兔原位直肠癌为动物模型,探讨内镜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腔道肿瘤时照光剂量、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对其疗效的影响,为光动力疗法治疗直肠癌提供临床前依据.方法 建立20只兔VX2原位直肠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DT低剂量组、PDT中剂量组和PDT高剂量组.血卟啉单甲醚(HMME)光敏剂于PDT前24 h静脉注射兔体内.光源采用630 nm半导体激光器.使用普通内镜和超声内镜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记录生存时间、一般状况、不良反应等.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PDT后第7天,PDT低剂量组40%轻度有效;PDT中剂量组60%明显有效,20%轻度有效;PDT高剂量组20%明显有效,80%轻度有效.PDT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10、5d.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肠梗阻、肠道蠕动功能丧失以及死亡.结论 PDT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合适剂量的PDT对兔直肠癌有较好的消除效果.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PDT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索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分析其凋亡机制.方法 利用噻唑蓝(MTT)检测低温等离子体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正常脾脏白细胞和大鼠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LT-12)细胞毒性的影响,检测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利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作用时间剂量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细胞的杀伤呈作用时间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着作用时间从30 s到240 s,处理8h后细胞的存活率从98%降至63%.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如240 s,细胞的存活率从2h的78%降至24 h的39%;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等离子体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不仅与等离子体作用时间剂量呈正相关,还与作用后的时间相关,等离子体处理后时间越长,其凋亡率越高,如处理12h后,细胞的凋亡率从60 s的48%增至120 s的55.3%;流式细胞仪检测的ROS的产生也显示了时间相关性,等离子体作用后其ROS立即增至1.24倍,至20 h急剧增高至5.39倍;qRT-PCR和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处理后8~12 h Caspase家族和Bcl-2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非常活跃.结论 本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的致死机制,并初步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4.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笔者通过辨证论治,以清热利湿为治则治疗18例此病患者,取得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2001~2003年宜昌市部分女职工乳腺疾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女职工乳房疾病患病情况 ,为制定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徐州锦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脑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上的乳腺疾病诊断标准 ,2 0 0 1~ 2 0 0 3年对宜昌市 10 47名女职工进行乳腺疾病调查。 [结果 ]乳腺疾病检出率为 2 8 46%。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 3 0~ 3 9岁组高于 2 0~ 2 9岁和 5 0岁以上 (P <0 0 1) ,乳腺纤维瘤检出率 2 0~ 2 9岁高于其他 2组 (P <0 0 5 ) ;中学教师乳腺小叶增生、纤维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干部和银行职员 (P <0 0 1)。 [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妇女均患有乳腺疾病。应加强定期普查的力度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6.
“消渴”这个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奇病论篇》。“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黄帝内经》这本著作中虽然没有对消渴病做出专篇论述,但是对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治疗原则、药物、转归等都有涉及。《素问·奇病论篇》说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绝经后非器质性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现将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1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8.
3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经CT确定穿刺位置后,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胸腹水、胰腺组织坏死、胰周脓肿和假性囊肿。31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全部成功,最终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清创引流,1例患者转入ICU治疗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穿刺并发症。遵循微创化的治疗原则和损伤控制理念,选择性应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是可行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数学仿真研究H-FIRE参数与消融效果的对应关系。方法:采用兔子正常肝脏和原位肝脏肿瘤模型,进行一系列不同参数(电压850~2 250 V,脉宽对称2 μs,对称5 μs和不对称3-2-2-3 μs,剂量4 046.0~35 437.5 V2s)的肝脏及肿瘤消融治疗,计算消融面积,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消融部位的病理变化,比较不同参数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面积和效果的差异性;建立数学仿真模型,对比理论消融面积与实验消融面积之间的差异,建立消融参数与面积的曲线,采用t检验评估组间差异性。结果: 对于H-FIRE消融肝脏组织,场强分布对消融区域影响较大(P<0.05),在850~2 250V范围内,场强越大消融面积越大;脉宽方式对消融面积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作用区域内消融的均匀性以及蛋白质变性程度影响较大,不对称脉宽消融效果更加均匀;不对称脉宽H-FIRE消融肿瘤结果类似,但受肿瘤组织的不均一性影响较大,肿瘤巢部位变性突出。结论:使用高频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组织和肿瘤,场强分布是确定消融区域大小的关键因素,脉宽方式影响消融区域均匀性和蛋白质变性程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急诊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鼻胆管引流(ENBD)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至2011年于我院就诊的8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行48h内镜下ERCP及必要的ENBD,观察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腹痛缓解情况、体温、白细胞、肝功能、血和尿淀粉酶、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除1例患者插管失败后并发DIC死亡,所有患者ENBD均成功施行,成功率98.79%,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同时取石治疗。并发十二指肠穿孔1例(1/82,1.22%),十二指肠乳头出血7例(7/82,8.54%)。余者均在住院期间行再次取石或二期手术治疗,但最终3例患者死亡,79例患者临床治愈,治愈率95.18%(79/83)。结论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和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合理地选择适应证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早期急诊ENB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