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1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某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共57例,经过临床确诊房角狭窄≥2级,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程度。结果:治疗后的矫正视力、房前深度及房角开放程度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改善,且达到患者的眼压控制成功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达到理想的眼压控制目标,且患者的视力恢复良好,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分析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和检查的174例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均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围产期孕妇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围产期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以及系统化的孕期营养指导,观察两组围产期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的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产期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胎儿早产发生率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围产期孕妇的钙、铁、锌、硒、钾以及蛋白质和维生素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妇幼保健工作中可以改善孕妇的营养水平,降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减少胎儿早产发生率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44.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因。探讨高血压诱导应力的变化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血压、机械应力通过不同血管信号转导通路和力学调控途径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就高血压诱导应力的变化致血管壁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即时落实不同避孕方法的效果。方法:1 251例重复人工流产者接受流产后服务(PAC),自愿选择并即时落实避孕方法,随访不同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重复流产者接受PAC后均即时落实避孕措施,其中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组随访12个月续用率达31.2%;宫内节育系统(IUS)组随访12个月有3例因有生育要求取出,其余均坚持使用,另外有19例、13例和17例分别于随访3、6、12个月自COC组转入;宫内节育器(IUD)组随访12个月有1例异位妊娠,6例因有生育要求取出,其余均坚持使用,另外有23例、31例和19例分别于随访3、6、12个月自COC组转入。随访中发现部分人群有阴道点滴出血、经量减少、经量增多、闭经、节育环下移和腰酸不适等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并充分解释后均继续坚持使用。结论:科学有效的PAC能有效避免重复流产,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即时落实不同避孕方法的效果。方法:1 251例重复人工流产者接受流产后服务(PAC),自愿选择并即时落实避孕方法,随访不同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重复流产者接受PAC后均即时落实避孕措施,其中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组随访12个月续用率达31.2%;宫内节育系统(IUS)组随访12个月有3例因有生育要求取出,其余均坚持使用,另外有19例、13例和17例分别于随访3、6、12个月自COC组转入;宫内节育器(IUD)组随访12个月有1例异位妊娠,6例因有生育要求取出,其余均坚持使用,另外有23例、31例和19例分别于随访3、6、12个月自COC组转入。随访中发现部分人群有阴道点滴出血、经量减少、经量增多、闭经、节育环下移和腰酸不适等不良反应,给予处理并充分解释后均继续坚持使用。结论:科学有效的PAC能有效避免重复流产,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单纯全麻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VE)、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RV)、总肺容量(TLC))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总感染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3d内,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3%(P0.05),对照组术后3h、6h、1d、3d的MMSE评分与术前1d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评分(P0.05);而观察组仅术后3h及6h明显降低(P0.05)。患者手术后,对照组(MVV-VE)/FEV1、MVV/FEV1均显著下降,RV/TLC则上升(P0.05),而观察组相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1d及3d时,(MVV-VE)/FEV1、MVV/FEV1及RV/TL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后对老年患者进行腹部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及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扫描方案用于MSCT门静脉成像(MSCTP)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MSCTP、体质量指数25kg/m2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低组(n=59),管电压90kVp,管电流395mAs,对比剂用量1.2ml/kg体质量;常规组,管电压120kVp,管电流200mAs,对比剂用量1.5ml/kg体质量。比较两组门静脉期图像质量评分、肝实质CT值(CTH)、门静脉CT值(CTP)、图像噪声(SD),肝实质SNR(SNRH)、门静脉与肝实质CNR(CNRP)及有效剂量(ED)差异。结果双低组图像质量评分(4.53±0.32)高于常规组(3.71±0.32,P0.05);双低组CTH[(101.11±16.65)HU]、CTP[(186.94±29.29)HU]、SNRH(6.92±2.28)和CNRP(5.71±2.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CTH:(83.61±13.94)HU,CTP:(141.85±26.89)HU,SNRH:6.05±1.58,CNRP:4.23±1.65;P均0.05],两组图像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2±9.21)HU vs(14.33±2.32)HU,P0.05];双低组ED[(3.81±0.44)mSv]明显低于常规组[(5.77±0.52)mSv,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进行MSCTP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入厕后洗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学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研究班级,采用自制调查表,了解北京市小学生(3 749名)及其家长(3 717名)洗手有关的知识、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9.4%的学生自报每次入厕后都洗手,女生自报洗手率(73.2%)高于男生(66.1%),高年级(73.9%)高于中、低年级(65.7%,68.9%);掌握洗手方法及相关健康知识、同学入厕后勤洗手以及教师提醒或宣讲过洗手知识的学生更易采纳洗手行为(P值均0.05)。结论小学生洗手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强化传授洗手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重视同伴教育,提高教师督促学生洗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0.
手部深度烧伤(HDB)是造成烧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HDB的有效治疗需要烧伤、整形、康复和物理治疗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的整合应用。其早期的精准治疗是手部功能达到最佳恢复的基础,治疗目标包括有效预防继发性损伤、尽早封闭创面和早期功能康复等。本文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复外科实践,分析总结HDB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评估及减压治疗、早期切除与皮肤(瓣)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与早期功能康复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