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
目的 建立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DBA/1小鼠模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予以分析,为相关药物疗效评价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在DBA/1小鼠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100μl混合乳剂,3周后再重复注射等量乳剂,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如肿胀程度、炎症指数和体重变化等,对中晚期发病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在首次免疫后28d左右,胶原注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5~6周肿胀厚度达到最高为(3.42±0.34)mm,小鼠的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表现出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和骨骼破坏等较为典型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上述表现明显减轻。结论 DBA/1小鼠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而且发生率为100%,该模型在临床发病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适用于开展RA防治药物或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制备MyD88分子的慢病毒干涉颗粒,建立稳定下调MyD88的HEK293细胞系。方法将携带特异性干涉序列的DNA片段克隆入干涉质粒pSicoR中,并制备携带不同干涉序列的慢病毒颗粒。将慢病毒颗粒感染HEK293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经RT-PCR和报告基因分析方法确定不同干涉序列对MyD88表达的下调及信号通路激活的阻断作用。结果成功制备携带干涉序列的慢病毒颗粒,并获得稳定感染慢病毒的HEK293细胞系,经鉴定发现感染912位序列的细胞MyD88mRNA表达水平下调为对照组的28%,对CBLB502的激活作用下降为对照组的24%。结论成功制备MyD88的慢病毒干涉颗粒,可用于建立MyD88稳定下调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衰老对大鼠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l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表达水平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30只20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大剂量组,10 mg·kg~(-1)·d~(-1))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处理组(小剂量组,1mg·kg~(-1)·d~(-1),每组10只;另选10只3月龄Wistar大鼠为青年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灌胃,共4个月。老年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共4个月,青年组未灌胃。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PPARγ mRNA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心肌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心肌PPARγ 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老年组比较,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PPARγ 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衰老大鼠心肌PPAR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可显著上调老年大鼠心肌PPAR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评价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应用于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定量细菌检验方法,对该季铵盐消毒湿巾实用性及其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手术室内清洁前98%物体表面细菌总数超标。使用季铵盐湿巾和含氯消毒剂湿巾擦拭物体表面,作用30 min均可使细菌数降低至规范要求,而仅用清水湿巾擦拭无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者对季铵盐消毒湿巾可接受性更好。结论 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手术室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良好,且使用者可接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5.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炎症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尿酸钠(MSU)晶体诱导的炎症动物模型,探讨炎性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规律及其激动剂吡格列酮防治痛风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相应部位注射MSU晶体制作大鼠急性腹膜炎和小鼠皮下气腔炎症模型.在大鼠腹膜炎实验中,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PPARγ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规律,检测炎症诱导后4、8、24、48 h不同组别大鼠腹腔浸润的炎性细胞数变化,以评价吡格列酮的抗炎作用;在皮下气腔炎症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吡格列酮对小鼠皮下气腔炎症不同时间点浸润的炎性细胞数的影响.结果PPARγ在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MSU诱导的急性腹膜炎大鼠的腹腔巨噬细胞中表达迅速降低,并与炎性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随炎症缓解而趋恢复.MSU诱发的腹膜炎自发缓解早于皮下气腔炎症.在大鼠腹膜炎模型,20mg·kg-1·d-1的吡格列酮在4 h和8 h即可显著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率分别为70.6%和64.5%;在小鼠皮下气腔炎症模型,20 mg·kg-1·d-1和10 mg·kg-1·d-1的吡格列酮在48 h方可显著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率分别为49.3%和42.4%,而4 mg·kg-1·d-1吡格列酮无明显作用.结论PPARγ参与了MSU诱导的痛风相关炎症过程.吡格列酮可减轻MSU诱导的动物体内炎症反应,该作用在MSU诱导的大鼠腹膜炎早期即可出现,而在小鼠皮下气腔模型诱导后48 h才表现出来.吡格列酮的上述抗炎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实现.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鼠源T细胞受体(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地塞米松0.5 mg·kg-1和mTCR单抗25 mg·kg-1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第1天和第22天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剂,制备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小鼠模型。地塞米松治疗组于第29~41天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隔日一次;mT-CR单抗组分别在第0天和第21天皮下注射mTCR单抗各1次;正常和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小鼠体质量、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并计算CIA的发生率。给药后第60天实验结束,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多功能流式液相芯片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在第42天,模型组小鼠CIA发生率为6/6,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分别为2/6和1/6;第49天,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CIA的发生率仍分别为6/6和2/6,mTCR单抗治疗组升高为5/6。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的足掌厚度和关节炎指数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其中第38天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足掌厚度分别为2.34±0.06,2.96±0.49,2.61±0.44和(2.29±0.13)mm;关节炎指数分别为0.0±0.0,4.0±2.6,0.7±1.0和0.3±0.8。实验结束时,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血清IL-4含量分别为94±12和(105±38)ng·L-1,与模型组(67±8)ng·L-1比较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分别为4.8±0.7和(3.8±0.8)ng·L-1,与模型组(6.7±1.5)ng·L-1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和mTCR单抗治疗组小鼠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骨破坏减弱。结论 mTCR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甘氨酸类化合物对PPARα及γ亚型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适于PPAR转录激活效应检测的细胞模型,分析系列化合物对PPARα及γ亚型的活化作用。方法将PPARα(或PPARγ)表达质粒、报告基因质粒和内参照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并以仅转染报告基因质粒和内参照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5个化合物(LTD-1,3,4,6,7)分别以不同浓度作用于转染细胞24h,然后裂解细胞,测定细胞内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后者表示化合物对PPARα(或PPARγ)的激活强度。结果细胞模型稳定可靠,能够灵敏反映PPAR的特异激活效应。甘氨酸类化合物的检测表明,LTD-4、LTD-6、LTD-7均具有激活PPARα和PPARγ的双重效应,LTD-1则仅能激活PPARγ,而LTD-3对PPARα和PPARγ均无明显的激活作用。结论所建细胞模型适于PPARα和PPARγ转录激活作用的分析,化合物LTD-4,6,7具有激活PPARα和PPARγ的双重作用,为作为双激动剂先导化合物的深入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白三烯B4受体BLT2拮抗剂LY255283对培养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RT-PCR法检测9种人源肿瘤细胞(SMMC7721、A549、Bel7402、BGC823、Eca109、HeLa、HL60、MCF7和Pc3细胞)中BLT2的表达情况;MTT法分析LY255283对上述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显微镜分析LY255283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9种肿瘤细胞均检测到BLT2 mRNA的表达;LY255283明显抑制上述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其IC_(50)值分别为0.21、11.17、1.28、5.9、7.9、1.59、0.14、1.25和31.28μmol/L;在1.0和10.0μmol/L两个作用浓度,LY255283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分别为20.47%和37.47%,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8.66%)和DMSO溶剂对照组(11.71%)(P均〈0.01)。结论:BLT2在9种人源肿瘤细胞均有表达,其特异拮抗剂LY25528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应,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曲酸对受辐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保护作用。方法:CHO细胞分别经不同强度(0~20 Gy )60Co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24、48和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经不同浓度(分别为0、0.01、0.1、1、10、100 μg/mL)曲酸作用1.5 h,采用12 Gy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24、48和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经浓度为1 μg/mL的曲酸作用1.5 h,分别经不同强度(6、12、16 Gy)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γ射线照射导致CHO细胞的存活率下降(P均<0.01),且随着照射强度的增加,该效应增强;曲酸在0.01~10 μg/mL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提高12 Gy辐射条件下CHO细胞的存活率,其中浓度在1 μg/mL时效应最明显;1 μg/mL曲酸均能明显提高6、12、16 Gy γ射线照射下细胞的存活率。结论:曲酸明显提高受辐射CHO细胞的存活率,以保护细胞免受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