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5篇
  2篇
中国医学   20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咳血煎”辨证加味的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简称支扩咯血)患者60例.经临床观察发现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源于专科门诊及病房,其中男40例,女20冽;年龄20~75岁;病程最长38年;以秋冬两季发病率较高.本组患者重度咯血(500ml/日以上)16例,中度咯血(100~500ml/日)18例,轻度咯血(100ml/日以内)26例.  相似文献   
52.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13岁.对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呈稽留高热,体温40.0~40.7℃,咳嗽剧烈,患侧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5例ESR增快(53~107mm/1h),CRP升高(270~1600mg/L);2例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查CD4 /CD8 降低;胸片示左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3例,右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2例,均并胸腔积液.5例均并心电图异常改变,3例表现为T波低平,2例表现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T均正常.5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为耐药菌感染.5例均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热程缩短.随访2~3个月,全部病例肺部炎性反应吸收,1例并胸膜肥厚.结论 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困难,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行病原学检查及耐药基因检测,同时需寻找有效的药物控制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53.
带状疤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近年来用西米替丁、六神丸治疗带状疤疹25例,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6~70岁。病变部位:颜面部3例,颈部1例,胸部13例,腰部5例,腹部3例,病程3~10天。1.2治疗方法:西米替了片200mg,每日3次口服,六神丸卫0粒,每日2~3次口服;同时取六神丸10~ZO粒研末,用食醋或清水调成糊,每日2~4次外涂患处,有感染者酌情加用抗生素。1.3治疗结果:25例全部治愈。疼痛于治疗1~2天后减轻消失。3~7天疮疹干涸、结痴。治疗过程中,无疮疹扩散,全部病例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参黄冲剂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注射SD大鼠.建立衰老模型.对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药物组老年大鼠血清中SOD、GST活性均明显高于老年空白对照组.结论:参黄冲剂可以从改善血清SOD和GST水平的角度有效地增强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60名手术室实习护生为对照组,60名实习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手术室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教学,包括组建反思教学团队、设置教学内容、实习护生入科带教、组织召开术后反思会及书写反思日记。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器械物品准备和术中配合得分及易用性评价得分。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在器械物品准备和术中配合及易用性评价得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布斯反思循环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适用于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固生蛋白(tenascin,IN)和CD3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食管鳞癌组织91份及正常食管组织47份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N和CD34(用微血管密度值表示,microvessel denaity,MVD)的表达.结果 (1)在食管癌组织中TN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12.331,P<0.01);(2)浸润肌层、外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Ⅱ、Ⅲ期组的TN表达强度肿瘤长度≥3 cm组明显高于肿瘤长度<3vm组(F=12.373,P<0.01)、浸润黏膜组(F=11.039,P<0.01)、无淋巴转移组(F=6.882,P=0.01)和TNM分期I期组(F=5.060,P=0.003);(3)食管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6.023,P<0.01);(4)有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Ⅱ、Ⅲ期组的MVD值肿瘤长度≥3cm组明显高于肿瘤长度<3cm组(F=9.033,P<0.01)、无淋巴转移组(F=12.429,P<0.01)和TNM分期I期组(F=5.717,P<0.01);(5)食管鳞癌组织中TN和NVD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 TN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发生的一种生物学标志,且与MVD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这两种指标对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淋巴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反义整合素αV、β3基因治疗裸鼠皮下种植性人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 4周龄雄性裸鼠120只分为4组,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种植瘤肝癌模型.应用电转染方法分别用整合素αV、β3及αVβ3反义基因治疗,观察肿瘤体积及重量,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技术分别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αV组、β3组及αVβ3组肿瘤重量分别为(1.38±0.92)g、(1.28±0.27)g、(1.30±0.34)g、(1.08±0.16)g,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4.76,q13=3.73,q41=14.28,P<0.05);微血管密度分别是(17.53±1.88)、(16.06±1.92)、(15.83±2.00)、(14.86±1.69),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3.91,q13=4.55,q41=7.13,P<0.0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0.53%±3.29%,19.80%±4.06%,21.93%±3.26%,24.03%±4.4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29.41,q13=33.52,q14=39.7,P<0.01).结论 反义整合素αV、β3基因治疗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应用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9.
鼻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一般经烧灼或前、后鼻孔填塞多能止血,但仍有部分严重的鼻出血用以上方法治疗无效。我们从1987~1997年采用动脉阻断手术治疗严重鼻出血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4~88岁,平均53岁。左侧鼻腔出血19例,右侧鼻腔出血27例。出血量500ml~1100ml。其中输血量最多 1例为 10 400ml。外伤所致鼻出血 5例;下鼻甲手术后出血1例;自发性出血30例,其中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的14例。治疗:单纯颈外动脉结扎18例;颈外…  相似文献   
60.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生,多见于儿童。今年,由于气候干燥等原因,我地区农村儿童发生了较严重的局部流行,各种治疗显效不佳,病毒性脑膜炎时有发生。为此,笔者将此类非化脓性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38例)、特殊治疗组(42例)进行治疗和比较,发现特殊治疗组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l一般资料在流行区内有腮腺肿痛,并伴有发热、畏寒等症状,从唾液或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者,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男45例,女35例;一侧肿痛者32例,两侧者4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22岁。分别给予治疗,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