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 临床资料女 ,5 7岁 ,3个月前以原发性肝癌行肝癌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2个月前因肺部多发转移 ,行肺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栓塞治疗 ,并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进行放射治疗。近期胸闷、胸痛。螺旋CT检查 :肺窗可见两肺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 ;纵隔窗可见胸骨右旁内乳淋巴链自  相似文献   
32.
乳糜尿是一种乳糜异常进入泌尿集合系统所致的少见疾病。传统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近年来, 国外已有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乳糜尿的报道。本文报道采用淋巴管造影联合胸导管球囊扩张成形成功治疗由胸导管阻塞导致的乳糜尿患者1例, 术后乳糜尿症状完全缓解, 为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后无效的乳糜尿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4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进行PTC术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8F鞘,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获取多个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例患者22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为91.67%。病理报告胆管腺癌15例,胆管鳞癌1例,胰腺癌2例,肝癌2例,胃腺癌胆总管转移1你,硬化性胆管炎1例,阴性结果2例。结论: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获取组织学病理依据的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34.
气道覆膜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胸腔胃-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近期疗效和体会。方法搜集因胸腔胃-气管或支气管瘘接受自膨式覆膜内支架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成功地置入了气管或支气管封堵内支架,成功率100%。临床初步治愈12例,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入气道和肺部;临床初步失败4例,瘘口未完全封堵,仍有对比剂溢入气道和肺部。随访4~32个月,3例临床初步治愈者瘘口复发,其中2例接受了支架再置入治疗,1例仅置入胃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患者均于随访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期(17±3)周。结论气道覆膜内支架封堵胸腔胃-气道瘘,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肯定,但瘘口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41岁,半年前车祸头颅外伤后左侧耳鸣,安静时明显。头颅CT未见骨折与颅内损伤。4个月前耳鸣消失,3个月前眼球轻度突出,结膜红润。50d前眼球突出突然加重,夜间休息时左侧额颞部肿胀感,起立活动后减轻,进行性下睑外翻、肿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查体:左眼裂小,眼球隆出,上睑下垂,下睑充血外翻,结膜水肿,视力下降,左眼上方及左颞部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右眼正常。CT及眼部B型超声提示左眼上静脉增粗。入院诊断:左侧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系统正常,左颞浅动脉明显增粗,其额眶支通过瘘口与左眼上静脉主干直接交通,左眼上静脉明显扩张、迂曲,确诊为外伤性颞浅动脉一眼上静脉瘘。  相似文献   
36.
PTC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获取病变胆管的组织病理学,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PTC下胆道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9例患者中有18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94.74%)。病理报告为胆管癌n=13,胰腺癌n=2,转移瘤=2,,肝细胞癌n=1,阴性结果n=1,阳性结果率为94.74%。结论:PTC胆道活检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获取组织病理学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37.
右室造影室间隔和主动脉改变对法鲁四联症手术效果的影响韩新巍①陈剑魂②李天晓①江波①刘保山①法鲁四联症(F4)治疗趋向于早期一次性根治术,术后部分患者难免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排)而死亡。作者在心功能和肺动脉(PA)改变预测手术效果基础上[1],通过...  相似文献   
38.
经鼻腔"三管法"介入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12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10%,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作者应用介入放射学经鼻腔置入食管脓腔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三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显示肺动脉分叉是判断肺动脉狭窄的关键。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法鲁氏四联症常伴有肺动脉分叉狭窄,右心室造影时因主动脉显影干扰肺动脉分叉的显示。右肺动脉根可在正位或右前斜位显示,但左前斜或侧位头侧角度投影时显示差;正位头侧角度投影显示右肺动脉根,而存在动脉导管憩室或左分支过于平行时难显示左肺动脉根;侧位或左前斜显示左肺动脉根,但右根呈轴位观察不清;一般肺动脉分叉相互重叠尤其头侧角度投照时。各种技术难兼顾二者。作者分析35例未行角度投影和30例行角度投影的法鲁氏四联症造影资料。左前斜非角度投影无1例清晰显示左右肺动脉根,而尾侧角度投影显示  相似文献   
40.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总结其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的363例因阻塞性黄疸PTC下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病例入选标准筛选出资料完整、胰管显影的病例.通过影像测量胆胰共同管长度、直径,汇合处胰胆管直径、汇合角度等,并经校正得到实际数值,结合PBM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t检验比较测量值与正常值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测量的胆胰共同管长度、汇合角度与十二指肠乳头位置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根据PTC结果共确诊PBM 38例,检出率为10.5%(38/363);PBM患者共同管长度为(12.6±7.9)mm,明显高于正常的6 mm(t=5.15,P<0.05).汇合处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共同管直径分别为(3.7±1.9)、(2.4±1.3)、(3.3±1.4)mm,与正常值(分别为6、3、2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9、2.85、5.72,P值均>0.05).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降部中段1/3部位15例,共同管长度为(10.6±9.1)mm,汇合角度51.1°±28.0°;异常开口组:降部下1/3段10例、交界处8例、水平部5例,共同管长度分别为(9.9±3.7)、(18.6±8.9)、(13.9±3.5)mm,汇合角度分别为54.0°±18.6°、48.7°±12.6°、74.4°±18.5°.十二指肠乳头部位不同的患者间,共同管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1,P<0.05),乳头部位距壶腹部越远,共同管越长.结论 PTC诊断PBM安全、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