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采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力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分型检测,并与Rigat法进行比较,以探讨Rigat造成DD型分型的错判率,并用此方法检测了中国汉族人群中ACE基因I/D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及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EH)间的相关性。方法 EH患(EH组)206例,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正常血压组(NT组)156例以及核心家系25个共118例,三条引物法进行ACE基因分型。结果 EH组Rigat法得出的DD型比例较三条引物法高。与三条引物法相比较,Rigat法对DD型的错判率为13.04%。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如下:(1)在NT组,ACE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Ⅱ型0.51,ID型0.41,DD型0.08。等位基因频率为:I0.71,D0.29。(2)25个EH家系所有成员的基因分型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3)EH与NT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性差异。结论 三条引物法1次完成ACE基因分型,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3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生化指标的异常[1~2].本文对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4D Auto LAQ)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HCM患者(梗阻性20例,非梗阻性20例)及健康者20例(对照组)。应用4D Auto LAQ软件分析获得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储备期纵向应变(LASr)、左房储备期圆周应变(LASr-c)、左房通道期纵向应变(LAScd)、左房通道期圆周应变(LAScd-c)、左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左房收缩期圆周应变(LASct-c)、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计算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左心房功能变化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4D Auto LAQ参数对诊断HCM患者左房功能障碍的准...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索3D测量技术在鼻整形术测量和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术前应用3D扫描仪采集患者全面部影像并行三维重建,通过3D设计方案及测量数据指导术中假体雕刻及制定手术方案。术中再次进行3D测量,保证术后即时效果与术前设计效果的高度吻合。术后1~6个月再次3D测量,选取7个美学标志点,将术中、术后3D扫描数据与术前3D模拟数据比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共31例鼻整形患者,30例对术后效果满意,1例术后出现鼻背假体歪斜,行二期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通过分析鼻部7个美学标志点数据的样本置信水平,获得一个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用以判断术中、术后效果与术前模拟效果的吻合程度,即合格标准。所有病例术中和术后的监测数据均在样本统计的置信水平的误差范围内,符合术前模拟效果的标准。结论 3D扫描技术在术中的应用保证了术后效果与术前模拟效果的吻合,对于鼻整形的质量控制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35.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有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三消"症状并不显著.肝源性指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1].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PDA)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的婴幼儿PDA患者52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技术成功率(介入组98.1%、外科组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组有1例封堵未成功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组有1例PDA结扎术后残余漏择期又行介入封堵治疗;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封堵组1.96%、外科手术组14.6%),介入封堵组有1例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组并发症有7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2例,气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刀口感染1例,术后接受输血8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6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平均(4.3±1.2)d,外科组平均(11.2±3.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远期随访均生存良好,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婴幼儿PDA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和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29例、B组(单纯冠心病组)38例、C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1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pA浓度,应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B组和C组血清CypA水平高于A组(P均<0.01),C组血清CypA水平高于B组(P<0.01)。C组血清CypA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6,P<0.01),B组CypA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54,P>0.05)。C组CypA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性(r=0.452,P<0.05),B组CypA水平与HbA1c无相关性(r=0.16,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水平升高,并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39.
我科于2001-01~2005-01收治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岁以上的患者56例,现就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60~86岁,均排除外伤及其它疾病所致者。其中60~69岁29例,70~79岁21例,80岁以上6例。56例患者活动中发病31例(55%),安静状态下发病25例(45%)。发病时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者等先兆症状17例,无先兆症状者3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1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3例,肺心病症状者39例。1·2症状与体征1·2·1症状:本组56例中32例有头痛,占57%;呕吐26例,占46%;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40.
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轻者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间歇跛行,重者可出现下肢缺血性坏疽,面临截肢的危险.下肢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具有不同的发病过程和特点,而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对临床处理的意义如何,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者下肢动脉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特点,并分析不同特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