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p73、p14^ARF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表达与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状细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各30例组织中p73、p14^ARF的表达情况;采用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Image Plus5.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IOD值(累计光密度值)的测量。结果p73表达的IOD值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不断增高,而p14ARF表达的IOD值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却逐渐下降。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p73、p14^ARF在口腔扁平苔藓、正常口腔粘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性相关性(P〈0.05)。结论p73、p14^ARF这两个基因在OLP的癌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29例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检测,并对其中6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ER、PR阳性率均为66.37%,ER(+)PR(+)者占52.4%,ER(+)PR(-)者占13.97%,ER(-)PR(+)者占13.97%,ER(-)者占19.65%。  相似文献   
53.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向两侧侵犯左侧上颌窦。临床诊断:左筛窦恶性...  相似文献   
54.
对18例脑囊虫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脑囊虫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断性抽搐、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肢休麻木,走路不稳及视力下降。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囊腔内找见囊尾蚴头节为确诊本病的依据。结合文献讨论了脑囊虫病的病因、诊断、病理、治疗。  相似文献   
55.
由于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调有关,同时也认识到细胞增殖周期的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分子生物学家认为,某些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本身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增殖周期G1期调控因子cyclinD1、p16及其相互作用与妇科肿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的研究来探讨其与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5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41.5%;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70%、35.3%、25%,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Ⅰ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临床分期Tis-T1、T2-T4期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5%、2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癌基因产物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工作,为病因学诊断(如病毒)、免疫性疾病诊断及肿瘤病理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免疫组化技术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及科研院所得以应用,免疫组化的相关知识及内容对于广大的病理工作者及相关科研技术人员还比较欠缺。现简单介绍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一些特点及我们应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8.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1%~4 % [1] ,临床少见。收集我院 1991- 0 1~ 2 0 0 3- 0 1诊治的 2 4例原发于胃肠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 ,分别从误诊时间、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 ,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2 1~ 6 3岁 ,中位年龄 5 0岁 1999年 2月以后的 16例 ,病理诊断按修订的欧美淋巴类肿瘤的病理分类诊断为标准 ,未按此标准诊断的过去 8例患者的蜡块被调出进行重新诊断 ,结果 :B细胞性肿瘤 15例 (中度恶性 9例 ,低度恶性 6例 ) ;T细胞性肿瘤 9…  相似文献   
59.
抑制心内直视术中核转录因子激活保护心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在缺血再灌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可激活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后者进入细胞核启动有关基因的转录,导致合成多种炎性细胞激酶和白细胞粘连分子,从而引起白细胞黏附浸润,释放氧自由基,损伤心肌。有研究将抑制NF-κB激活的制剂用于这一病理过程,心肌损伤减轻。我们在人类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研究NF-κB的激活与心肌白细胞浸润及损伤的关系,并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对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的保捎傩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抑制因子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上皮,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48例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16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处理用SSPS10.0软件分析系统。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1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66.67%、87.50%。从正常宫颈到CIN到宫颈癌组织中p16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宫颈癌组织p1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CIN和正常宫颈上皮比较,p16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抑制因子p16基因蛋白高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