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6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发病受机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认为胆石病有5F特征:female,fatty,forty,fertile,family(女性,肥胖,40岁,多产妇,家族史)。其中Family即表示胆石病有遗传性[1]。20世纪早期,有学者注意到胆囊结石患者具家族史特点。1920年Barker发现胆囊疾病在部分家庭中相当常见。1925年Huddy报道57例胆囊疾病患者亲属中42%发生胆囊疾病,对照组100例亲属中仅16%有胆囊疾病。1952年Jackson等研究100例胆囊疾病患者,其一级亲属的胆囊疾病患病率为72%。20世纪60年代发现美国印第安人具有胆石病高发病率。北美印第安…  相似文献   
62.
研究胆囊结石病人Apo B基因中Xba I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190例胆囊结石病人组和4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Xba I多态性的基因型,测定血脂。结果:胆石组的X~( /-)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16.7%比8.0%,P=0.01;女性:26.7%比7.7%,P<0.001;总体:20.6%比7.9%,P<0.001)。胆石组的X~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8.33%比4.01%,P<0.05;女性:14.47%比3.85%,P<0.001;总体:10.79%比3.96%,P<0.001)。胆石组携带X~ 等位基因者的血清总胆固醇(4.85±0.75mmol/L比4.54±0.89mmol/L,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4±0.58mmol/L比2.49±0.69mmol/L,P<0.05)均高于不携带X~ 等位基因者,对照组携带X~ 等位基因者的血脂也有类似的增高趋势。结论:Apo B的X~ 等位基因有增高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特点,可能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3.
本文叙述了胆汁成份预测的概念和研究概况。从血清胆汁酸预测胆汁中胆汁酸的基础是肠肝循环,它可用于胆汁酸溶石的疗效监视。临床特征不能预测胆固醇饱和度(CSI)。用血脂预测CSI未得到最后证实。胆汁酸与胆固醇分泌密切相关,血清胆汁酸很可能成为预测CSI的有效途径。胆汁CSI和脱氧胆酸的预测具有预防胆固醇结石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1 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71例,分析其病因、治疗方案选择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64例,治愈率92.2%,死亡病例平均生存天数29.0 d,主要死亡原因是MODS和坏死感染;非手术治疗56例,治愈率85.7%,死亡病例平均生存天数6.2 d,主要死亡原因为休克、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胰性脑病和MODS.重症非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76例,治愈率75.0%,死亡病例平均生存天数52.9 d,死亡原因有MODS、感染、DIC、消化道瘘和腹腔内出血;重症非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75例,治愈率89.3%,死亡病例平均生存6.4 d(1~54 d),早期死亡的病例发病急,迅速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ARDS和腹内高压,后期死亡的病例有包裹性感染坏死病灶破裂、全身感染和MODS.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者应当行急诊手术或者行EST及ENBD,同时积极抗休克、防治肾功能衰竭,无胆道梗阻者先做积极的抗感染非手术治疗,后期作胆囊切除手术,是否探查胆总管根据病情决定.对来势急,经过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仍迅速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ARDS、胰性脑病,或伴有腹膜炎或腹内高压者应及时手术引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我院近十年来开展的335例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情况,以期能为逐步提高其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有益帮助.方法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在我院普外科施行手术的33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癌237例,壶腹部癌98例.结果胰头癌与壶腹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13.5%与66.3%,总手术切除率为29%,根治性手术死亡率为7.69%与5.4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9%与32.7%.本组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梗阻.结论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除了提高早期诊断率以外,更重要的是一支专业手术组医师梯队的建立.  相似文献   
66.
肝细胞胆小管侧膜胆汁酸盐输出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自身合成的胆汁酸以及从血浆摄取的胆汁酸都从胆小管侧膜分泌入胆汁,该过程需消耗ATP。近年研究显示,作为ATP结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ABC)超家族成员之一的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是肝细胞分泌胆汁酸的重要蛋白。BSEP基因突变可导致Ⅱ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Ⅱ,PFIC2),亦可能是小鼠胆固醇结石病易感基因Lith1的候选基因。因此,其结构和功能受到肝胆疾病等研究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7.
<正>患者,女,73岁。反复发作性中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血淀粉酶升高,拟急性胰腺炎收住院。B超示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腹部CT提示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末端近十二指肠入口处似见结节样软组织影,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5例胰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临床症状以腹痛、发热、黄疸为主,除1例外血浆CA19-9均正常,临床表现无法区分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CT等影像学有助于鉴别诊断.胰腺淋巴瘤CT增强扫描后均见强化表现,胰管不粗,和周围大血管关系紧密,邻近血管结构被推移,但无浸润、包绕现象.治疗以化疗为主,除1例失访外,其余4例分别存活24、14、14、13个月.结论 胰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与胰腺癌混淆,治疗和预后却与胰腺癌不尽相同,临床上应该尽量通过CT或超声下穿刺明确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69.
病例:女,59岁。因腹痛、黄疸进行性加重2周入院。发病前2月出现右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痛.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无皮肤搔痒。无寒战、发热、恶心呕吐。10年前曾因消化道不适症状,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经保守治疗后缓解,以后无类似急性发作史。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7.9×10^9/L,血色素134g/L,血小板299×10^9/L。  相似文献   
70.
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的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6年。在美国召开首届国际胆石病预防会议,时隔20余年,在2008年消化学科的权威杂志《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用Ezetimibe预防胆石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可见在胆石病研究领域,时刻关注和“执着追求”胆石病的预防。胆石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其大多指胆囊结石,常见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属于胆固醇类结石,全国两次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囊结石的比例正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