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急救中心护士所面对的病人,常常是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病患者,病人的生命与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工作。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有责任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配合医生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交流急诊抢救配合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22.
吡唑并[3,4-e]-1,2,3,4-四嗪和4-苯偶氮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 Dubenko 等用氰乙酰肼和取代苯胺的重氮盐反应合成了氰乙酰肼偶氮化合物,然后将此化合物在乙醇或肼中回流2h,制得了3-氨基-5-氧代-4-苯偶氮吡唑衍生物(Ⅰ).本文将3-氨基-5-吡唑酮在吡啶存在下与苯胺和取代苯胺的重氮盐进行偶合,合成了化合物Ⅰ或它的异构体4-苯腙衍生物.70年代 Elnagdi 等用化合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切换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术后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肾移植术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4组:术后直接使用他克莫司组(Ⅰ组,8例);术后1年内切换他克莫司组(Ⅱ组,9例);术后2~4年切换他克莫司组(Ⅲ组,9例);术后5年以上切换他克莫司组(Ⅳ组,7例)。观察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12、24个月后各组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肾移植术后1年内切换他克莫司的患者,切换12个月时血肌酐由切换前的(133.21±40.92)μmol·L-1降至(116.86±35.41)μmol·L-1,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2~4年切换他克莫司的患者,切换24个月时,患者的血肌酐由(138.00±15.72)μmol·L-1降至(109.76±9.68)μmol·L-1,下降较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以上切换他克莫司患者,切换12个月时,血肌酐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术后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的条件下,医院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药物配置操作环境,由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护士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全肠外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工作。1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意义静脉输注药物是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比例高达70%以上,比国外高出20%~30%[1]。由于传统的配液加药过程是在没有任何空气净化装置、完全开放的操作环境下进行,易被污染,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而且由于护士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相对薄弱,对于多种药物混合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了解…  相似文献   
25.
组胺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自身活性物质,以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含量为最高.自60年代发现组胺受体以后应开始应用H1受体拮抗剂治疗变态反应疾病.从第1个抗组胺药开始至今,已有50余种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一般将80年代以前的抗组胺药作为第1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去敏灵)、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80年代以后的第2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丁(敏迪、敏必治、得敏功)、阿司咪唑(息斯敏)、西替利嗪(仙特敏、赛特赞)、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等.随着H1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其不良作用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6.
袁振霞  杨静  韩培红 《新疆医学》2012,42(10):146-147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职能的最终表现。护理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缺陷管理,通过缺陷的控制,使护理人员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标准,履行质量程序,加强质量监护,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如果我们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不能紧紧把握优质高效的服务原则,就可能成为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的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而胃肠道结构及生化检查未发现器质性改变,以腹痛、腹泻为主的称为腹泻型IBS。  相似文献   
28.
马来酸桂哌齐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张晓霞  韩培红 《中国药房》2007,18(26):2060-2062
马来酸桂哌齐特(Cinepazide maleate)为新一代的哌嗪类药物,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并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国产马来酸桂派齐特商品名为克林澳。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用途越来越广泛,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颅脑损伤及其他外周血管性疾病等均具有良好疗效。本文着重现将该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药理作用1·1化学结构马来酸桂哌齐特化学名为E-1-(4-((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1-哌嗪)乙酰吡咯啶顺丁烯二盐酸。其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内源性腺苷增效及组织保护作…  相似文献   
29.
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治随着心电监护和再灌注治疗方法的普及,其预后显著改善,院内病死率降低到10%以下。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泵衰竭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65%~75%。本文就我中心抢救21例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泵衰竭的救治过程,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方法归纳和分析国内医药期刊近几年报道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预后等。结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抽搐、血小板减少、肝损害、剥脱性皮炎、剧烈腰痛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