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并探讨溶血磷脂酸与炎症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处理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5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4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入选者溶血磷脂酸、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照Jenkin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溶血磷脂酸水平,并对溶血磷脂酸与Jenkin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溶血磷脂酸水平(分别为4.85±0.36μmol/L、3.67±0.84μmol/L和3.11±0.7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15±0.57μmol/L),急性心肌梗死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均0.01)。冠心病患者溶血磷脂酸的表达水平与Jenkins评分(r=0.901,P0.01)、高敏C反应蛋白(r=0.755,P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549,P0.0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明显升高,溶血磷脂酸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溶血磷脂酸可能与炎症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别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灵敏性73.5%,特异性92.3%,阳性预测值71.7%,阴性预测值93.0%,准确性88.4%。结论 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无创、经济、灵敏、特异、安全等优点,可以作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胰岛素敏感性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但不伴高血压及冠心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异常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不伴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观察 ,并用辛伐他汀进行干预治疗 ,以了解辛伐他汀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治疗组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住院病人专科门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5 8例 ,男 4 1例 ,女 17例 ;年龄 36~74 (5 6 .2± 10 .3)岁。经询问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空腹…  相似文献   
44.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减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发现心肌梗死(MI)后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神经内分泌紊乱[1],且与心脏事件密切相关[2].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法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及室性心律失常观察,探讨MI后长期HRV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脑钠肽(BNP)的浓度;将心衰患者随即分为30例常规治疗组和34例加用辛伐他汀组,1个月和6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心衰患者在治疗1个月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LVEF升高更明显(P〈0.05)。心衰患者在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1个月和6个月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辛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人选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18例);非诺贝特组(200mg/d,18例);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rag/d+非诺贝特200mg/d,2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TC、LDL-C、TG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联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均〈0.05)。和辛伐他汀组相比,非诺贝特组TC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增高,CRP和ET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较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更显著(P均〈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其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