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谢丽莹  麦彤  韩云 《河南中医》2022,(11):1708-1713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以及机构合作、关键词、研究趋势进行关联或聚类分析,并绘制出可视化图谱。结果:共检索出1 414篇文献,发文量分析显示,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共现分析得出以李素云等为代表的5个团队图谱;主要机构与合作关系图谱密度Density=0.002;关键词分析共现图谱中得出高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0.1)关键词共有14个,形成动脉血气分析、辨证施护、机械通气、炎症反应和穴位贴敷等5个自然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活血化瘀。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内容包括辨证论治、临床试验、中医特色疗法等,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的疗效观察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会阴条件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会阴条件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情况。方法通过300例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身体素质良好,无明显阴道炎性病变及任何并发症,无胎儿宫内窘迫、年龄、身高、胎方位无明显差别。对照组常规处理:所有产妇以会阴后联合中点作为切口起点,取≥45°的左斜侧切法,切口长4~5 cm。观察组进行行胎儿大小和会阴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估计处理:若会阴条件好,胎儿大小与会阴条件能相互适应可予以充分扩张产道,注意保护会阴,不行会阴切开;若胎儿较大或会阴条件差,需适时做好会阴侧切准备,自会阴5点左右处作为切口起点,采取15°~40,°2~4 cm长的左斜侧切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产后不同时间会阴切口舒适度、切口出血量、胎儿大小。结果会阴侧切率、两组行会阴侧切产妇产后不同时间及会阴舒适度、切口出血情况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胎儿大小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初产妇分娩期通过预测胎儿大小结合会阴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估计避免了盲目行会阴切开术,或者对必要的会阴切开应适时适度,有利于减轻局部疼痛,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且并发胎儿窘迫剖宫产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胎母血,脐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母亲静脉血中的ET、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中NO含量显著对照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早产、死胎及窒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患者的NO、ET及SOD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其在ICP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出院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方法对79例出院后的SARS患者辨证分型后给予口服中药进行康复治疗4周,用药前后抽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A亚类(IgA)、T细胞亚群抗原标志CD4 (CD4 ),构建数据库,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SARS出院患者在用药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略低于治疗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谷丙转氨酶、IgA及CD4 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除IgA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SARS患者免疫功能的升高可能与中医药干预作用有关,但亦不能排除为患者自身机体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人类hR24L基因参与DNA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云  朱应葆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2):941-943
目的 研究酵母RAD24基因区域温度敏感突变株校正表型,克隆野生型人类同源基因。方法 用互补试验观察0突变株rad24LR表型,以人的cDNA表达文库转化突变株,筛选回复表型。结果 RAD24L能校正突变株辐射敏感表型。以人cDNA表达文库转化rad24LR,从转化文库后的回复表型中克隆出人类同源基因cDNA,克隆的人类RAD24L同源基因cDNA蛋白质为670个氨基酸,含有一般认定的解螺旋结构或  相似文献   
26.
人DNA修复基因hR24L参与细胞周期检定点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酵母RAD24L基因功能,克隆人类同源物。方法:分离RAD24基因区域rad24L突变株,以人的cDNA表达库转化突变株,筛选回复表型;大剂量X线照射观察细胞周期。结果:rad24L对紫外线敏感,从转化库后的回复表型中克隆出人类hR24L全长cDNA。结论:克隆的人类DNA修复基因hR24L,它能校正rad24L的突变表型,参与细胞周期检定点调控。  相似文献   
27.
我科收治智齿冠周炎83例,其中52例采用复方诺复沙星、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8.
背景:目前关节镜下修复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应用较多的主要有RapidLoc与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 目的:比较RapidLoc与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修复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1/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运动医学科完成。 对象:选择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40例,年龄19~36岁,男29例,女21例,随机分2组,每组20例。 方法:在膝关节镜下分别采用RapidLoc与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修复损伤的内侧半月板后角,修复后采用个体化康复计划。 主要观察指标:① RapidLoc组与FastFix组修复效果,判断标准包括:关节疼痛交锁、肿胀、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试验。②两组临床愈合率。③并发症。 结果:各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14个月。根据临床标准3例失败(RapidLoc2例,FastFix1例)。临床愈合率RapidLoc为90%;FasTFix为9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修复中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修复后FastFix组1例感染。 结论:RapidLoc与FasTFix系统虽然固定方式与初始张力不同,但只要修复过程中仔细、修复后康复个性化,半月板修复后均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愈合率。  相似文献   
29.
胃 -食管返流性疾病 (GERD)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致胃内容物 (主要是胃酸 ,少数为胆汁 )经贲门倒流入食管 ,导致食管粘膜炎症。目前 ,国内外许多国家报道认为洛赛克在治疗GERD上有很好的疗效[1、2 ] ,但其价格相对较贵 ,故我们将 98例GER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用洛赛克与法莫替丁加西沙比利治疗 ,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1 病例选择 本组 88例病例均为 1 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元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并符合下面条件 :①所有病例经内镜检查后证实有GERD ;②有胃 -食管返流症状 ,如烧心、胸骨后痛…  相似文献   
30.
不同孔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材料与人体内组织成分更为相似,具有更佳的生物性能。评价不同孔径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合的孔径以达到骨传导功能与生物力学性能的良好统一。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0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溶胶-絮凝法制备粉体,运用压力成型、木模成型和浸渍成型分别制得孔隙分布均匀的孔径分别为50~150μm、100~250μm和300~500μm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②实验动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植入50~1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300~500μm孔径材料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③实验方法: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3种不同孔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④实验评估: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片检查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X射线评分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但其骨修复能力受孔径因素的影响,孔径100~250μ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成骨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