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5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233篇
内科学   32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2117篇
预防医学   62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599篇
  14篇
中国医学   703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系统性硬皮病又名系统性进行性硬化症(Sys-temic Progresive Sclerosis),是一种结缔组织的全身性疾病。常危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而受到医学家们的重视。本病至今尚未有良好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作者自1980年以来开始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和摸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到1985年12月,共收治了系统性硬皮病20例,其中1例未继续治疗、另1例诊断依据不足者外,计18例;取得了初步满意的效果。特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 (一)一般资料男性2例,女性16例,年龄13~55岁;病程一年以内5例,1~3年9例,3~8年4例。本组病例均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并根据需要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腹腔镜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STC)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 CTC 患者15例,行腹腔镜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排便次数。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进流食,平均(2.0±0.54)d 排气,(3.1±0.41)d 排便。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便秘症状指标明显改善,均达到治愈标准。结论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 CSTC 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姜黄素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姜黄素煎荆给大鼠灌胃(连续7d),制备含药血清,并用培养基将药物血清配制成四个稀释倍数,分别是5%、10%、20%、加%四个稀释倍数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运用噻唑蓝(MTr)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结景姜黄素药物血清对增殖的肝星状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5%~40%的血清稀释倍数范围内,随剂量增大而抑制作用增强;在20%~40%的血清稀释倍数范围内姜黄素组对HSC—T6抑制率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HSC—T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采用白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内细胞凋亡 ,对其发生部位和累及的胸腺内细胞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静脉注射白念珠菌入小鼠体内 6h后 ,开始出现胸腺细胞凋亡 ;1 2h ,1 8h和 2 4h胸腺凋亡细胞百分率不断增加 ;CD3+和CD8+细胞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 ;胸腺内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皮质区 ,而髓质区则少。表明白念珠菌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主要是未成熟CD3+CD4+CD8+细胞及少量成熟的CD3+CD4- CD8+细胞 )  相似文献   
125.
暑邪发热是广东地区小儿夏季发热最常见的证型 ,我们于 2 0 0 1年 7~ 9月 ,应用清热解表 ,化湿祛暑的柴葛香薷饮 ,治疗小儿暑邪发热 5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凡符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暑邪感冒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的患儿 ,病程≤ 4 8h ,未用过其他药物或用后无效者 ,均可纳入。排除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严重全身性疾病 ,体温 <37 5℃者。符合上述纳入标准患儿 ,按随机法分为柴葛香薷饮 (观察组 ) 5 2例及西药 (对照组 )5 0例。观…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建立稳定高效分离SD大鼠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的实验流程,研究SD大鼠Kupffer细胞与肝实质细胞共同培养Kupffer细胞对肝实质细胞生长、形态功能的影响,为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应用及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1)原位2步Ⅳ型胶原灌注法消化SD大鼠的肝脏;(2)低速离心法分离肝实质细胞;(3)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Kupffer细胞;(4)单独培养肝实质细胞;以61比例贴壁共培养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5)光镜分别观察单独培养与共同培养情况下肝实质细胞的生存和形态;(6)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单独与共同培养情况下培养上清白蛋白和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每只大鼠可分离的肝细胞产量平均为(2.03±0.26)×108,细胞活力为88%~95%,平均(91.7±2.11)%.Kupffer细胞产量平均为(3.19±0.20)×107,纯度为85%~92%.平均(88.5±1.83)%.192 h原代贴壁培养观察,单独培养组肝细胞的生长、增殖迅速,并向正常肝细胞的形态演变.2周后细胞开始死亡,培养至21 d时细胞全部死亡.结论 (1)通过本实验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以肝下腔静脉为流人道的Ⅳ型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肝实质细胞以及联合Pere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Kupffer细胞的实验室操作程序.该操作程序稳定高效实用.(2)按61的比例在体外进行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192 h贴壁共同培养实验,实验结果提示,肝实质细胞和Kuffer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进行共培养;这两种细胞简单的同步贴壁共同培养,肝细胞的生长、白蛋白合成功能和糖代谢会受到影响,提示在共培养体系中,要实现肝实质细胞租Kupffer细胞良好生长和两者功能的协调发挥,尚需进一步建立更适宜的共同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27.
芒果苷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芒果苷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 予不同浓度、剂量的芒果苷和淀粉蒸馏水分别给小鼠灌胃 1h后 ,分组进行负重游泳、耐缺氧、耐低温的应激实验 ,实验过程中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予芒果苷的小鼠在不同的抗应激实验中的生存时间均比对照组延长 (P均 <0 .0 1) ,血清中SOD活力上升、MDA含量下降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芒果苷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82例)和甘精胰岛素(78例)治疗,根据血糖监测调整药物剂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平均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肠缺血的显示能力,结合分析急性肠缺血的CT多期扫描征象,提高CT对急性肠缺血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间经临床、手术或DSA实为急性肠缺血患者13例,评价CTA对肠系膜血管病变的显示能力及CT各个扫描期征象特点.结果 13例患者,CTA均成功显示病灶,CTA...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应用双叶皮瓣即刻修复鼻部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选择直径≤2.1 cm,鼻下部1/3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致鼻部软组织缺损15例患者。肿瘤行手术切除,手术边缘距离肿瘤边界为0.5 cm。切除后鼻部软组织缺损范围最大2.0 cm×2.1 cm,最小1.0 cm×1.0 cm。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邻近双叶皮瓣即刻修复。供区继发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创面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经1~5年追踪复查,肿瘤无复发。无明显鼻部畸形。修复组织质地、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鼻部外形较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双叶皮瓣行鼻部下1/3直径≤2.1 cm皮肤软组织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匹配和协调,可获得较理想功能及稳定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