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欧阳强  韦英海  陈阳 《内科》2008,3(3):367-369
目的评价采用血管扩张药加中药制剂银杏叶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血管扩张药前列腺素E1加中药制剂银杏叶片治疗。对照组45例为单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前列腺素E1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68.9%。在改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优于单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讨论分析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良好、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20例TIA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和DSA检查。观察TIA患者入院后7 d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效果。结果 22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于入院后7 d内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1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均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82、0.854。结论 ABCD3评分联合D...  相似文献   
25.
广西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新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卒中单元已被证实为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手段,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广西中西医结合卒中治疗模式的理论和运作方式的探讨,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与非卒中单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10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卒中单元组5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非卒中单元组500例按传统模式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SS-QOL量表)评分,并于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并统计住院费用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S-QOL量表评分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评分均有向愈改变,但卒中单元组患者改变明显,与非卒中单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满意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单元组住院费用低于非卒中单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临床疗效优于非卒中单元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罗纯  欧世宁  韦英海 《内科》2013,(2):116-117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黛力新联合双氯芬酸钠)40例,对照组(单用双氯芬酸钠)40例,疗程1周,对比观察在不同时间点两组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开始后的第1周末,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头痛发作频率、疼痛改善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28.
<正>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所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高压氧(联合治疗组)与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常规疗法(对照组)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87,95% CI:1.90~4.32,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OR =0.51,95%CI:0.28~0.95,P <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疗效较好,优于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30.
韦英海  陈阳  张邦献 《微创医学》2004,23(4):432-434
目的了解近年急性脑卒中后院内获得性肺炎(NP)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急性脑卒中后NP患者痰病原菌分离株及药敏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种154株,其中G-杆菌占83.12%.大肠埃希菌(26.62%)、克雷伯菌(18.18%)、铜绿假单孢菌(14.94%),肠杆菌属(11.69%),不动杆菌(11.69%)居前5位.所有细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曲南均高度耐药.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对奈替米星、头孢他定较敏感,铜绿假单孢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对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仅有约50%的敏感率.结论急性脑卒中后NP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应在药敏提示下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