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水一油二相乳液聚合物方法对苯胺进行合成,制备出高溶解性和高电导率的PAn,通过x-射线,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导电性PAn具有较高的特性粘度,溶解性,耐热性及结晶度,与非极性溶剂-表面活性剂-水三相体系聚合产物结果相似,透射电镜显示水乳液聚合产物呈较规则的纤维状取向排列。  相似文献   
52.
手术切除加药盒导管植入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转移瘤手术切除加肝动脉药盒导管植入系统灌注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6例肝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手术切除加药盒导管植入系统 (PCS)综合治疗 ,B组单纯转移瘤手术切除。结果 A组 1、3年肝内复发分别为 3例和 10例 ;B组为 9例和 17例 ;A组 1、3年生存分别为 2 0例和 15例 ;B组为 15例和 8例 ;两组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2 61,P <0 .0 5 ) ;A组平均生存期为 3 4.7月 ,B组平均生存期为 2 0 .1个月 ,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6.5 ,P <0 .0 5 )。结论 手术切除加肝动脉药盒导管植入系统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方案是肝转移瘤治疗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混合性肝癌(cHCC-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2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混合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48 例,其中40 例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0 例cHCC-CC 肿瘤合并卫星灶者10 例(25%),血管侵犯6 例(15%),淋巴结转移5 例(12.5%),周围器官侵犯10 例(25%).10 例(25%)病理学检查见低分化癌细胞,HEP/AFP 及CK 染色均阳性.术后总中位生存期12.5 个月,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60.9%、39.1%、29.9%.29 例(72.5%)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其中23 例(79.3%)发生在术后1 年内.多因素分析结果 提示低分化cHCC-CC 及血管侵犯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子.结论 混合性肝癌手术疗效差,低分化cHCC-CC 及合并血管侵犯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瘤组织中Ki-67基因、PTEN和surviv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神经胶质瘤旁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PTEN和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患者性别、临床分级、肿瘤部位和Kemohan分类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Ki-67和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PTEN表达均为阳性。在神经胶质瘤中,PTEN表达明显降低(JP〈0.05),Ki-67(P〈0.01)和survivin(P〈0.01)表达明显增高。神经胶质瘤中,Ki-67,PTEN和survivin阳性表达在性别、临床分级、肿瘤部位和Kemohan分类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i-67阳性表达与survivin(r=-0.398,P〈0.05)和PTEN阳性表达(r=-0.388,P〈0.05)呈负相关。结论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而Ki-67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提示测定Ki-67,PTEN和survivin表达情况对研究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情况,思考改进举措,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5年医院发生的非计划再次手术,分析其发生率、发生原因、科室及人员分布等。结果:3年间医院共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34例,发生率为0.10%,近3年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9 5),但是各年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115 8);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妇科分别为腹腔内出血、膀胱阴道瘘、输尿管瘘、切口疝和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产科分别为产后出血、腹壁切口血肿、腹壁切口裂开、术后伤口感染和子宫下段血肿,乳腺科均为术后胸壁伤口积血,计划生育科为小型剖宫取胎术后疤痕愈合不良;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中,纯技术因素占58.82%(20/34),技术和责任因素共存占38.24%(13/34),1例为纯责任因素,占2.94%;首次手术医务人员技术职称以高级为主。结论:该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处于国内较低水平。把握围术期管理重点,注意手术操作技巧把控,加强对重点人员监管,有助于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禾本科农作物占据了世界粮食作物的主要比重,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粮食作物的80%以上。由此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非有效的开发手段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现阶段对农作物废弃物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这四方面,但仍然有大量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近年来对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的药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稻、玉米、小麦和甘蔗四个品种,对它们的废弃物米糠、稻壳、稻秆、玉米须、玉米苞叶、麦麸、甘蔗叶、甘蔗皮等开展了药用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有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及其苷类、有机酸及其酯类、挥发性化合物、糖类等。药理研究表明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肝肾损伤等药效活性。现对这四种主要的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钙源、钙的利用、工艺制备、临床应用、展望等方面介绍了牡蛎在补钙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寻找安全有效的钙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为基础分析淫羊藿与附子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属性对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通过PubChem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的SMILES结构式和2D结构,经ADME筛选后将符合标准的化学成分传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作用靶点;选用关键词“knee osteoarthritis”或“osteoarthritis of knee”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与KOA相关的主要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淫羊藿-附子与KOA的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6.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信息图。利用Metascape平台对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T...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骨伤外洗散的薄层色谱、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进行适用性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骨伤外洗散中苏木、桂枝、当归尾三味药材;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与通则1106)对骨伤外洗散的微生物限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建立的TLC法能检出苏木、当归尾、桂枝,且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经过适用性实验验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方法可行。结论 建立的TLC法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骨伤外洗散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腹主动脉下段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为低位腹主动脉外阻断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7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出腹主动脉下段的主要分支(肠系膜下动脉、第三、四腰动脉、骶正中动脉),测量分支间的距离及其与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肠系膜下动脉到主动脉分叉最低点距离为2.73~5.57cm,平均4.27±0.8cm.肠系膜下动脉到第i腰动脉的距离为-0.69~1.33cm,平均0.46±0.52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为1.27~3.45cm,平均2.18±0.48cm.第四腰动脉到骶正中动脉的距离为0~2.42cm,平均1.09±0.62cm.骶正中动脉到腹主动脉分叉最低点的距离为0.02~1.50cm,平均0.53±0.37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与第四腰横动脉至骶正中动脉的距离比较,经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者中点距离腹主动脉分叉处2.71±0.62cm.结论:左下腹膜外入路至腹主动脉距离近,为最佳途径: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最宽,二者之中点距腹主动脉分叉处距离合适,是外阻断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