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95—2009年广西隆林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隆林县参加黔桂两省抗疟联防区15年疟疾流行动态及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各乡镇卫生院近15年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临床诊断疟疾病例资料,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县发热病人血检数占当地总人口的4.6%,疟疾发病率从1995年的0.86/万降至2009年的0.08/万,未发现当地居民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逐年增多,近几年均为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并有恶性疟及死亡病例。[结论]疟疾在该县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流动人口病例中未发现当地继发性病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今后学生口腔卫生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的调查方案,对大化瑶族自治区县中小学校及高中的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起学生健康档案.结果 全县有53.98%的中小学校及全部高中的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体检学生占全县总学生数的66.02%;其中小学生占58.59%,中学生占73.13%,高中生占93.71%.总体龋患率为41.45%,其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龋患率分别为51.94%、27.68%和28.26%.城乡学生龋患率总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88,P <0.05).学生人均龋齿数为2.7颗.结论 全县除小学生外,总体龋患率低于全区水平,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应加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位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县2004-2009年梅毒、淋病、艾滋病感染及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梅毒、淋病、AIDS/HIV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人口数为61.7万,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共767例,人群发病率为21.6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淋病118例、梅毒595例、艾滋病11例(死亡6例)、HIV阳性43例(死亡10例)。以上3种疾病高发年龄在15~4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率的68.06%。农民发病人数占59.06%。梅毒病例数2007年后增多明显。自1997年发现HIV感染者后,2004-2009年AIDS/HIV患者每年有所增加,病死率呈逐年上升,平均病死率为29.63%。结论该县2004-2009年梅毒患者增加较快,AIDS/HIV阳性病例有所增多,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宜州市性病与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州市2004~2010年梅毒、淋病、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艾滋病)2 705例,年均发病率为61.12/10万。年均发病率,淋病为22.21/10万,梅毒为31.72/10万,艾滋病为7.19/10万;最高的是庆远镇(106.57/10万)、德胜镇(67.75/10万),最低的为北牙乡(29.12/10万)。2 705例中,25~54岁占61.03%;农民占55.78%。统计271例艾滋病,经血液途径感染的占1.10%,经性途径感染的占79.34%,经吸毒感染的占17.34%,经母婴传播的占0.37%。[结论]目前宜州市淋病、梅毒、艾滋病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35.
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合计报告肝炎病例1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86.77/10万,死亡1例,平均病死率为0.076%。肝炎发病率,2004年为32.75/10万,2005年为56.69/10万,2006年为92.67/10万,2007年为93.54/10万,2008年为101.46/10万,2009年为138.0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2.38,乙肝为75.94,丙肝为7.26,戊肝为0.20,未分型肝炎为0.99;男性为732,女性为583;0~14岁为104,15~34岁为652,35~54岁为388,55~74岁为155,≥75岁为1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巴马镇、甲篆乡、东山乡、凤凰乡、燕洞乡。1 315例肝炎病例中,农民占69.89%,学生占7.22%,流动人口占1.29%。甲肝2、3、9、10月发病较多,乙肝主要在7~12月发病,丙肝高发在2~4月和8~9月,肝炎合计发病高峰在3~4月和7~12月。[结论]巴马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荔浦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荔浦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病例2 601例,平均发病率为98.84/10万。平均发病率,淋病为31.31/10万,梅毒为40.85/10万,艾滋病为26.68/10万。3种疾病平均发病率,荔城镇为155.27/10万,茶城乡为107.67/10万,青山镇为107.47/10万,蒲芦乡为101.05/10万。2 601例中,15~44占63.32%;男性占45.98%,女性占54.02%;农民和民工占58.79%,家政、家务及待业占9.92%。[结论]荔浦县梅毒、艾滋病总病例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南宁市猫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南宁市猫屠宰点购买猫肝,解剖胆囊和肝脏,查找华支睾吸虫并计数;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华支睾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2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确定虫体种类。结果 从南宁市2个猫屠宰摊面共收集了105个猫肝脏,其中有68个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76%。单个肝脏虫体数量最多达980条,虫体数量中位数为72条/个肝脏。从检出的虫体中分离到3种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吸虫,经形态学和ITS2基因扩增、测序、比对分析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结论  南宁市市售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8.
疟疾危重病例及普通疟疾病例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在国内县乡级医疗机构的广泛使用,其血小板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00~300)×109/L,疟疾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日益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国外已有大量有关脑型疟病例血疑因素变化及普通疟疾病例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文献报道,但就其疟疾危重病例及普通疟疾病例经抗疟药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如何,国内未见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就此收集整理广西相关疟疾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广西基本消除疟疾策略和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疟疾流行规律,研究基本消除疟疾的策略和技术措施。方法建立疟疾防治管理体系,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疟区,分类防治。全面防治阶段,疟史率达到20%的村庄,采取现症病人根治,病灶村灭蚊,疟疾流行休止期和高峰前期全民根治,流行高峰期全民预防服药的综合措施。疟史率10%以上的村庄,采取现症病人根治,病灶村灭蚊,近两年内疟史者、脾肿大者、带虫者疟疾流行休止期和高峰前期抗复发治疗。其它病灶村,采取现症病人和病家周围人群根治,对象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疟疾监测阶段,采取现症病人和带虫者根治,该两者次年休止期抗复发治疗,活动性病灶点灭蚊处理。结果疟疾发病率从1954年296.7/万降至2000~-2008年0.009/万-0.09/万,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从1953~1958年7.1%~23.4%降至2000~2008年0.0003%~0.05%。到2008年,全区109个县(市、区)经卫生厅组织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结论研究采取的疟疾控制消除的策略和措施有效,至2008年广西基本消除疟疾。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桂林市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医院1950~2009年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市20世纪50年代人群发病率为36.20/10000,仅1950年人群疟疾发病率为223.66/10000,以间日疟流行为主。80年代控制在0.09/10000,随着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增加,90年代上升到0.23/10000,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地包括国内的9个省和国外的4个国家。本世纪以来人群疟疾患病率为0.02/10000。结论:该市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当地居民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疟疾患者未发现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