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434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15篇
  4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介绍应用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技术与方法。方法:根据踝关节的解剖特点、生物力学特点以及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损伤原理,设计出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结果: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既可起到防止错位的固定作用,又能使损伤部位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应力,同时满足关节活动时下胫腓联合的轻微活动,给损伤部位提供一个良好愈合的力学环境。结论: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为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合肥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流行特征,探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合肥市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情况,随机抽取60家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托机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抽取同时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60家幼托机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发生22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10起发生在幼儿园,其余10起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手足口病高发期间,聚集性病例未及时隔离,户外组合玩具数量多,住宿房间拥挤,托幼机构教师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有促进作用。疾控部门对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早,疫情规模越小。结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为探讨WO3纳米方块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5、10、20、40、80、160 mg/kg的WO3纳米方块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染毒7d后测定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活性氧(ROS)、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随着WO3纳米方块染毒剂量的升高,肝脏和肾脏组织的ROS和MDA的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GSH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指标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20 mg/kg时肝脏组织ROS含量和剂量≥10 mg/kg时肾脏组织ROS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20 mg/kg时,肝脏和肾脏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40 mg/kg时肝脏组织GSH含量和剂量≥20 mg/kg时肾脏组织GSH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WO3纳米方块能够对小鼠肝脏和肾脏造成急性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n=100)和吗啡+氯诺昔康组(n=100),两组镇痛泵配方均不加入其他辅助药物。镇痛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满意,3~5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不满意,10分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吗啡+氯诺昔康组VAS评分明显好于吗啡组,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是吗啡组镇痛效果低于吗啡+氯诺昔康组,并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天花粉蛋白(TCS)的第120-123位氨基酸进行缺失突变,并在原核系统中对其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得到TCS突变体cDNA,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突变体质粒pET-28(a+)-mTCS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对表达产物用Ni2+-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利用重叠延伸PCR成功获得突变天花粉蛋白的编码序列,并构建pET-28(a+)-mTCS原核表达质粒。在BL21(DE3)菌中,突变体蛋白(mTCS)可被IPTG诱导性表达,并被Ni2+-NTA树脂有效纯化。结论:本实验成功获得一种突变体TCS,并建立该突变TCS的原核表达和纯化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6.
苯妥英钠的合成路线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苯妥英钠合成路线进行改进.方法:在第一步缩合反应中用无毒的VB1代替剧毒的氰化物,第二步氧化反应中用FeCl3·6H2O代替浓硝酸,最后进行环和反应.结论:上述改进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污染低、耗能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7.
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的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在结直肠癌(CR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3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HAPA的饮食、运动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早期生活质量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8%(P<0.05)。干预前,2组患者Kamofsky功能状态(KPS)得分、营养状况分级、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大肠癌生活质量量表(QLICP CR)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KPS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QLICP CR各维度得分(干预组心理功能维度除外)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除外)(P<0.05)。结论 基于HAPA的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可提升CRC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尤庆华 《陕西中医》2006,27(6):745-746
中医认为安胎保胎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则,安胎之法应以补肾益气养血为主,现将本人临床以补肾健脾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地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n=100)和吗啡+氯诺昔康组(n=100),两组镇痛泵配方均不加入其它辅助药物。镇痛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满意,3-5分为基本满意,大于6分为不满意,10分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吗啡+氯诺昔康组VAS评分明显好于吗啡组,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是吗啡组镇痛效果低于吗啡+氯诺昔康组,并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行EMR手术,B组行高频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A组住院时间为(4.61±1.13) d,短于B组的(6.52±1.21) d(P0.05); A组手术时间为(85.24±16.54) min,短于B组的(105.52±16.33) 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3.46±8.51) ml,短于B组的(46.67±8.42) ml(P0.05)。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54±4.72) h,短于B组的(25.61±4.55) h(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