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经支气管镜介入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道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食管气道瘘是食管癌发展及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 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术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对于部分不适合食管带膜支架治疗的特殊类型的食管气道瘘的治疗的相关报道极少.作者采用经支气管镜植入带膜气道内支架封堵瘘口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采用防污染样本毛刷(PSB),经纤维支气管镜对50例肺炎及30例无呼吸系感染者(对照组)从下呼吸道刷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同时采用日产单导管采样毛刷(SSC)采样及取口痰培养以资对比。50例PSB采样中38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致病菌36例,阳性率为72%。而30例对照组仅2例致病菌阳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38例阳性病例中2例为非致病菌生长,提示PSB有较好的防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植入125I粒子后家兔颈总动脉组织结构的辐射损伤,探讨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健康雄性普通级新西兰家兔16只,按体重与窝别配对为8对,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第14天组,第30天组),每组4对;每对动物各自分为实验组1只,对照组1只.实验组(8只)采取左颈总动脉外膜缝扎3颗0.5 mCi125I粒子,粒子互相间隔10mm排列的布源方法;对照组(8只)采用3颗空白粒子,按相同方法布源.第14天与第30天分别将相应亚组动物麻醉后取紧贴中间位置粒子血管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病理与透射电镜检查,观察炎症损伤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4天和第3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左侧颈总动脉均无穿孔、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两组HE染色对比炎症损伤程度计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电镜观察到辐射敏感细胞器损伤,但第14天与第30天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电镜检查正常.结论:间隔10mm连续排列的3颗0.5 mCi125I粒子对家兔大血管的辐射损伤小,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5.
韦国桢  蒋国民 《江苏医药》1998,24(3):164-165
采用明胶海绵微粒与碎块行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22例大咯血,一次成功率为91%,随访3个月的止血成功率95.5%。该法是用明胶海绵微粒对末梢血管和用明胶海绵碎块对主干先后栓塞的方法,同时阻断其丰富的末梢血管网络,切断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B-P分流)的通道及主干血流,使栓塞更完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IL-4、IL-13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中国东南方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危险性和哮喘相关表型的关系.方法 挑选位于IL-4起动子区SNPs rs2243250(-589T/C),IL-13第四外显子区的非同义突变SNPs rs20541 (+2044C/T)和启动子区SNPs rs1800925(-1112C>T).连续性招募哮喘患者318例,正常对照352例.采用多重PCR结合标签阵列单碱基延伸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这些位点与哮喘及哮喘表型的关系.结果 IL-4 rs2243250、IL-13 rs20541、rs1800925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哮喘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3个位点共生成8种主要单倍型,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亦无统计学差异,该3个位点SNPs与哮喘发病危险度无相关性.该3个位点SNPs与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肺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总IgE、哮喘严重度分级均无相关性.结论 IL-4、IL-13 SNPs与哮喘发病危险性和哮喘相关表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多巴胺、硫酸镁联合治疗重度哮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支气管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治疗仍十分棘手,治疗不当易并发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巴胺、硫酸镁治疗重要哮喘4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作胸膜腔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国桢  胡苏荣 《江苏医药》1995,21(3):149-151
报告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作胸膜腔检查。对25例不同原因的胸膜腔积液、气胸及周围肺病变进行胸膜腔检查,除2例自发性气胸未活检外,其余23例行胸膜或肺活检,22例获得确诊,确诊率95.6%。该手术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无严重并发症。本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确诊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一种最为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小气道炎症,白三烯是很重要的炎症递质,α1-抗胰蛋白酶是弹性蛋白酶的主要拮抗剂,我们通过测定COPD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LTB4)、α1-抗胰蛋白酶(α1-AT)含量.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关系,探讨其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COPD的防治寻求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