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回顾分析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ra,PV)合并肺癌广泛转移病例的诊治过程.经血常规、骨髓等确诊为PV的63岁男性患者,给予羟基脲化疗5年后,合并肺癌广泛转移.先后经含吉西他滨加铂类、紫杉醇加铂类药方案治疗均无效,改用吉非替尼(Irressa)后,病情好转.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细胞遗传学的异常、癌基因的存在,以及抗代谢药(羟基脲等)损伤染色体,产生异常的克隆,可能是发生第二肿瘤的原因.单药Iressa对常规化疗无效者,仍可起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76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跨伤椎4钉固定(A组)30例,伤椎单侧5钉固定(B组)16例,伤椎双侧6钉固定(C组)3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等。结果 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8个月。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A组差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未出现断钉断棒等现象,A组有3例断钉。结论与传统的后路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单、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内固定失效率低。  相似文献   
83.
尿道板成管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尿道板成管术(Thiersch—Duplay)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价值;了解Thiersch-Duplay术的演变。方法:收集1995-2004年间尿道下裂38例临床资料(阴茎体型26例,阴茎阴囊型6例,阴囊型6例),其中阴茎下曲矫正拟行二期手术20例,手术失败18例。手术采用Thiersch-Duplay术。结果:手术成功率84.2%(32/38),其中5例并发尿道皮肤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Thiersch-Duplay术代表尿道下裂修复中基本的手术,在选择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方式中,值得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84.
BPH并发膀胱结石的电切镜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总结电切镜处理BPH并发膀胱结石的经验。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电切镜夹取石术治疗36例BPH并发膀胱结石患者,术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道狭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结论:采用TURP加电切镜夹取石术同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结石直径〈1.2cm)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NLRP1与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以C57BL/6小鼠和NLRP1~(-/-)小鼠为受鼠,BABL/c小鼠为供鼠,建立allo-HSCT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中供鼠骨髓细胞嵌合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中肝功能指标ASL及AL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NLRP1、Caspase-1前体及其活性片段p20、Mature-IL-1β、Mature-IL-18及MPO的表达情况。结果:Allo-HSCT后第14天,受鼠骨髓中供鼠骨髓细胞嵌合率均大于96%,说明供鼠造血干细胞基本完全植入。检测外周血浆中ALT和AST,由第7天的(173.9±12.39)U/L和(283.7±28.00)U/L逐渐升高到第14天的(3902±1745)U/L和(5316±1924)U/L,并于第28天降低至(3153±564.4)U/L和(4350±957.7)U/L。Western blot显示,NLRP1表达于移植后逐渐升高并在第14天最高,也于第28天降低,与ALT及AST的变化基本同步。当敲除NLRP1基因后,ALT及AST水平于相应时间点均较未敲除组小鼠明显降低;检测NLRP1下游相关炎性蛋白Caspase-1前体及其活性片段p20、Mature-IL-1β、Mature-IL-18及MPO表达显示,NLRP1基因敲除后其表达水平均较未敲除组降低。结论:Allo-HSCT可造成小鼠肝功能受损伴NLRP1表达增高,敲除NLRP1可减轻肝功能损伤程度,提示NLRP1可能是引起Allo-HSCT后肝功能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制作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的血管显示方法。方法于3例猪股骨头3根支持带动脉主干显微灌注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凝固后进行碱腐蚀去除软组织,3D扫描股骨头轮廓并打印模具。酸腐蚀及冲洗股骨头至完全显露头内动脉。3D打印模具置于暴露血管的股骨头上并填充环氧树脂,凝固后去除模具并对股骨头表面进行抛光,制成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果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铸型剂灌注后酸碱腐蚀冲洗,成功制成了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复原股骨头,并制成了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论显微灌注腐蚀法能成功制作股骨头动脉铸型标本,此标本为研究股骨头血液供应提供了形态学基础。3D打印填充技术成功建立了透明股骨头血管标本,能够较好的保留股骨头的轮廓及头内血管。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TURP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2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处理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TURP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8.
儿童前尿道瓣膜致下尿路梗阻(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前尿道瓣膜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了解前尿道瓣膜是引起男童下尿路梗阻的少见原因.方法:收集5例前尿道瓣膜患儿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行排尿性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和膀胱尿道镜检.结果:检查提示5例前尿道瓣膜,2例并发前尿道憩室.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瓣膜切除术.术后症状改善.结论: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是诊断下尿路梗阻的主要方法,膀胱尿道镜检,可证实前尿道瓣膜;经尿道瓣膜切除术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16例胫骨近端骨折。结果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0例,良5例,中1例。1例出现浅表伤口感染,1例患者侧方成角10°。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猪股骨头内滋养动脉的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例带髋周血管的新鲜猪股骨头标本,制备成股骨头内滋养动脉铸型标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股骨头骨内动脉的来源、数量、走行特点及分布情况,显微镜下测量股骨头内滋养动脉中最粗骺动脉主干起始点的外径。结果 在猪股骨头内,动脉依其分支走行分布可分为骺动脉区、骺动脉网区和骺上动脉区共3个区。骺动脉起源于支持带动脉,其总数量为5~13(8.7±2.2)支;骺动脉区分为上骺动脉、下骺动脉、前骺动脉3组,分别为(3.2±1.4)、(3.2±1.3)、(2.3±0.8)支,各组中最粗支起始点外径分别为(0.43±0.16)、(0.50±0.08)、(0.34±0.12)mm。3组骺动脉沿皮质下走行,跨越骺板后直接吻合交通形成骺动脉网区。3组骺动脉及骺动脉网向上发出的呈辐射状分支组成骺上动脉区,分布于股骨头软骨下,近中央致密,近周边稀疏。结论 在猪股骨头内,动脉根据其分支、走行及分布分为3个区,其中骺动脉区动脉的走行特点和口径大小为显微吻合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骺动脉网的存在可能为股骨头整体供血理论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