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3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6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384篇 |
内科学 | 252篇 |
皮肤病学 | 268篇 |
神经病学 | 58篇 |
特种医学 | 125篇 |
外科学 | 192篇 |
综合类 | 745篇 |
预防医学 | 246篇 |
眼科学 | 48篇 |
药学 | 27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66篇 |
肿瘤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如卵圆孔未闭相关右向左分流引起的短暂性低氧血症,或血管活性物质穿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避开肺组织代谢直接进入动脉系统,以及矛盾微栓塞等机制均可能与卵圆孔未闭相关偏头痛有关,尤其是先兆型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支架组与夹闭组,每组38例。夹闭组进行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内支架组进行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内支架组Rankinscale评分优于夹闭组(P <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内支架组低于夹闭组(P <0.05)。术后1周,内支架组SI00β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水平低于夹闭组(P <0.05)。内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5.26%(2/38)]较夹闭组[21.05%(8/38)]低(P <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效果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和机体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集的200例无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清标本检验记录和抽血前的个人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0份凝血标本的采集量、离心时间、离心转度、储存时间、标本溶血及标本对应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饮酒史、吸烟史等资料信息。根据常规凝血四项正常参考范围值进行判断,通过单项因素逐步排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对200份血清标本的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资料进行观察,发现23份标本检测出现误差。排除出现误差的单项因素发现: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及离心转度均不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情况均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潜在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是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为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管理中,检验人员及采血护士应做好相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中不同入肝血流阻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LH,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39例)全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B组(56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及血常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肝癌复发率、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前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1d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1~5d前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而胆红素、白蛋白、血常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1、2年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阻断在控制断肝过程出血的效果与Pringle法相同,并且对肝功能保护优于Pringle法;但术中肝门大血管意外损伤的腔镜下修复仍需要采用Pringle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本病诊治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住院患者35例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35例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92:1,平均发病年龄43.91岁,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大肠镜检查以粘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侵犯直肠及直乙结肠者最多,二者合计占48.15%。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本组U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血便、腹痛,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为主。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癌变者。氨基水杨酸盐及皮质类固醇仍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07.
108.
IgG刺激诱发的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免疫球蛋白G (IgG) 刺激对小胶质细胞表达Toll 样受体4(TLR4)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gG (2 mg/L、 20 mg/L、 200 mg/L)及脂多糖(LPS)(10 mg/L)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24 h后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IgG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TLR4的表达和TNF-α的分泌,但未检测到IFN-γ含量的变化.作为阳性对照的LPS引起了小胶质细胞TLR4表达,并诱导了TNF-α及少量IFN-γ的分泌.结论:同种IgG刺激可使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TLR4,可能通过MyD88依赖途径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结果提示至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中,TLR4可能发挥识别病原体之外的蛋白分子,例如IgG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对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作为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候选载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以破伤风类毒素(TT)与rCTB为蛋白载体的黏膜投递型疫茸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具有五聚体结构的rCTB.再将rCTB五聚体蛋白利用化学方法(ADH方法)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AMP)耦联,获得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rCTB,并将其与TT为蛋白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GAMP-TT)以滴鼻和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并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 以rCTB和TT为载体的A群流脑多糖蛋白结合物,通过黏膜投递途径均可在血清中产生相对较高的多糖特异性IgG抗体,在肺部盥洗液和小肠黏膜也产生了相应的特异性IgA抗体.结论 rCTB和TT均可作为黏膜投递型多糖结合疫苗的候选蛋白载体.以rCTB为载体的多糖蛋白结合物,黏膜途径可能在免疫功能方面优于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基层艾滋病防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规律及指导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