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3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586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395篇
预防医学   63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433篇
  7篇
中国医学   454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由同一主刀医师连续完成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肠系膜上血管及动脉分支、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手术时间为(186.9±46.2)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20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0.6)d、流质饮食时间(2.5±0.8)d,术后住院时间6(3~18)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6%(3/35),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Ⅱ级1例(2.8%)、Ⅲa级2例(5.7%)。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0.2±5.6)枚,阳性淋巴结为0(0~7)枚。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A期1例。中位随访时间15(4~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先拓展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降低中线侧清扫难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3.
单克隆抗体竞争性ELISA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ⅢD10竞争性ELISA,对369例粪检阳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慢性316例,急性54例),检测血清内抗CCA 抗体水平,并与环卵沉淀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对比。结果表明,C-ELISA 的敏感性为 97.75~100%,高于 CCPT(90.27%,p<0.05)。而正常人无假阳性,与肝吸虫、肺吸虫和包虫感染的突叉反应依次为1.39%、1/18和0。特异性明显高于COPT和IHA。本试验快速、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肾癌小鼠 ,采用 4h5 1 Cr释放法检测脾脏NK和CTL活性。结果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体内回输可使肾癌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 ,存活期明显延长 ,40 %肾癌小鼠达到长期存活。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NK和CTL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自体回输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病人医院感染与脑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 收集121例AIS病人基本资料, 随访收集病人卒中复发情况。Cox回归分析医院感染是否为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例AIS病人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9.8%(95%CI: 0.127~0.269), 卒中复发率为26.4%(95%CI: 0.185~0.343), 医院感染导致卒中复发的HR为6.485(95%CI: 2.984~14.091)。结论AIS病人医院感染可能是卒中复发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鉴定了单一基因,他们认为该基因能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药性。氯喹曾经是最具杀伤力的抗恶性疟武器。恶性疟是一种致命性最强的感染,每年可导致100多万人死亡。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耐受氯喹的菌株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迫使卫生保健人员改用比较昂贵的和毒性较大的药物。然而,如果这些新发现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证实,那将为建立氯喹耐受性的快速遗传学检验  相似文献   
7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细胞,NK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变化,探讨SAS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结果:SAS患者组CD3^+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4^+/CD8^+、CD16^+、CD25^+细胞SAS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SA  相似文献   
78.
肾脏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与其他脏器关系密切 ,互相影响。当机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 ,肾脏可以同时受损。反之 ,肾脏疾患亦可以累及其他器官 ,特别是心、脑、肺等重要脏器。肾脏疾病分类复杂 ,有原发和继发之分 ,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亦各异。在肾功能代偿期时 ,仅有几种临床和病理类型的肾脏疾病会造成明显的肺脏功能受损。而当肾脏功能失代偿时 ,几乎所有肾脏疾病均可伴有肺部的症状及肺功能的异常。本文仅就肾脏疾病累及肺部的主要疾病及其表现作一简介。1 肾病综合征 (NS)8%~ 3 8%的NS患者可发生各个脏器、各个部位的血栓、栓…  相似文献   
79.
马里兰州的科学家们发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家庭都有异常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孤独症儿童长到3岁的时候,他们便退缩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异常依恋反复的作业动作,如急速地轻按电灯开关。这种病症使科学家们感到困惑,并且还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某些特征,包括不同免疫细胞的数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80.
既然膳食脂肪在增高血胆固醇浓度和心脏病危险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那么通过显著地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量能否阻止这种作用?根据加利福尼亚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对绝大多数男性而言,答案断然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