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454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27篇
综合类   704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309篇
  10篇
中国医学   206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磁共振波谱(MRS)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30例(认知障碍组)和脑卒中无明显认知障碍患者30例(卒中对照组),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均相匹配,3组均行MRS检查及LOTCA评定,比较3组评定结果,分析MRS与LOTCA相关性。 结果 ①认知障碍组LOTCA总分及各项评分均低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卒中对照组LOTCA总分及定向力、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各项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视知觉和动作运用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认知障碍组双侧海马区NAA/Cr低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海马区Cho/Cr高于卒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卒中对照组双侧海马区NAA/C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海马区Cho/C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左侧海马区NAA/Cr与LOTCA总分、各分项及注意力评分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376~0.661,P<0.05);右侧海马区NAA/Cr与LOTCA总分、各分项及注意力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396~0.691,P<0.05);左侧海马区Cho/Cr与LOTCA总分及各分项呈低至中度负相关(r=-0.368~-0.619,P<0.05),与注意力无明显相关性(r=-0.312,P>0.05);右侧海马区Cho/Cr与LOTCA总分及定向力、视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呈低至中度负相关(r=-0.391~-0.632,P<0.05),与空间知觉、动作运用及注意力无明显相关性(r=-0.263,r=-0.339,r=-0.219,P>0.05)。 结论 MRS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可有效鉴别认知障碍的存在,MRS与LOTCA评分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和客观地评价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66例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2片/d.结果 治疗2周时2组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作用已经发挥显著效应, 用药12周时达最大效果,2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组总有效率94.1%,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总有效率87.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比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组大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压降至<130/85 mm Hg者,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组比例高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3.
<正>诺卡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为腐生寄生菌[1]。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2],多由呼吸道吸入病原菌或经外伤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是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3]。笔者就本例巴西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来诺卡菌报道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诺卡菌的实验室鉴定、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1病历资料1.1病史患者,男性,50岁,2013年1月19日入  相似文献   
84.
目的:本文探索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例建立基于生长曲线的食品中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模型。方法采用基于ELISA和细菌生长曲线的Vidas检测方法建立抗原浓度-荧光值和接种量-菌液浓度-荧光值的数学模型确定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含菌量,并通过建立的生长曲线实现对人为污染样本的检测。结果建立了沙门氏菌在TTB和SC中的生长曲线,并利用建立的生长曲线对人为污染样本进行了准确的检测。结论基于ELISA-生长曲线方法能够实现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5.
功能性(或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是由于左心扩张导致二尖瓣前后叶闭合不全,它常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存在,并与心脏重塑形成恶性循环,加快心衰进程导致不良预后。目前,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和器械治疗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已有证据显示在多学科心脏团队共同决策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化瘀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合剂—醒脑通脉化瘀组方,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hs-CRP、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IL-1β、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通脉化瘀方可以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起到加强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试验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个月后比较临床效果、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患儿胃镜复查,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4%,Hp根除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方案均无并发症,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奥美拉唑三联法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上作为首选用于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与能量合剂同时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和能量合剂对极化液进行强化和改良,组成改良强化极化液(ATP-Mg2+-GIK),用于8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并设对照组80例。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射血分数(EF)、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也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ATP-Mg2+-GIK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改善心功能状况,治疗及预防心律失常,减少并发症,降低恶化或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探索其在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409例前列腺患者MRI检查资料,在DWI、ADC和T2WI中应用VB-Net模型分别进行病灶自动分割和腺体自动分割,生成感兴趣区(ROI),病灶自动分割时将分割阈值设置为不同数值分别重复进行。分别提取病灶ROI和腺体ROI中的纹理特征,进行Lasso特征选择,建立、训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病灶分割中分割阈值分别为0.9、0.5、0.1时,假阴性率分别为0.462、0.273、0.182,假阳性率分别为0.134、0.419、0.661;当分割阈值设为0.5,病灶自动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6~0.792;腺体分割后进行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分类,3种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7~0.855。结论 采用基于前列腺bp-MRI的VB-Net模型对CSPC病灶具有一定的自动分割、分类能力,结合进一步的机器学习能较好地诊断CSPC;VB-Net模型对腺体自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第3腓骨肌(the peroneus tertius,PT)的止点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为PT用于韧带重建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34例离体踝关节标本进行测量,记录PT止点至肌腱交界处长度(D1)、止点至伸肌下支持带远端长度(D2)、止点附着处肌肉和肌腱宽度、厚度,并根据止点形态进行分类。 结果 PT止点形态分为4种类型,出现率分别为17.65%、35.29%、41.18%和5.88%。测得D2为(58.12±6.82)mm;D1为(68.22±6.76)mm;PT止点宽度为(32.59±10.61)mm;PT肌腱联合处宽度为(3.91±0.73)mm;PT厚度为(1.12±0.18)mm。PT各形态D2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645,P<0.05)。PT各形态D1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5.027,P<0.05)。PT各形态止点宽度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8.098,P<0.05)。PT各形态肌腱交界处宽度不完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919,P<0.05)。PT各形态厚度俱无统计学差异(H=1.638,P>0.05)。 结论 Ⅲ型止点出现率最高,IV型出现率最低。长度、宽度与体侧、性别无明显差异,但与止点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临床韧带重建术等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