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61.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该院1993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的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13例中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9例,其中慢性胰腺炎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胰腺肿瘤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脾源性2例,其中脾包虫1例,脾静脉狭窄1例;其他包括结肠转移癌1例,肾周脓肿1例。13例中有1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有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13例均行脾切除手术,其中2例加行贲门血管离断手术,总有率在100%。结论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以胰源性痰病引起门静脉栓塞为最常见原因,在诊断上关键在于提高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行脾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2.
马西燕  雷涛  刘立平 《广东医学》2002,23(8):781-781
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近年来报道较为多见 ,但置换时联合椎管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鲜见报道。为此 ,我们对 2 0例确诊为SAH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SAH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 4 8岁 ;原发SAH 8例 ,脑室出血 2例 ,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10例。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入院时均有头痛、恶心、呕吐。其中 ,意识清楚 6例 ,嗜睡 10例 ,浅昏迷 3例 ,深昏迷 1例 ,颈项强直 10例 ,眼底水肿 2例 ,偏侧体征3例。 2 0…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和TG/HDL-C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9例,根据近期30 d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58)和存活组(n=731),另根据患者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组(n=177)和非合并T2DM组(n=612),再根据TyG三分位数分为Q1组、Q2组、Q3组,对各组进行比较,评估TyG及TG/HDL-C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TyG和TG/HDL-C升高(P<0.05);TG/HDL-C是合并T2DM组近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TyG是未合并T2DM组近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G/HDL-C是合并T2DM患者近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TyG是未合并T2DM患者近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57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神经内科、眼科、内分泌科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单纯上眼睑下垂80例,单纯双眼复视131例,上眼睑下垂和双眼复视39例;单侧眼外肌麻痹223例,双侧眼外肌麻痹32例;外直肌麻痹84例,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麻痹178例,上斜肌麻痹24例;82例伴有眼眶局部疼痛,12例伴有瞳孔扩大;眼球运动神经病变163例,神经-肌肉接头病变69例,眼外肌病变25例。在163例眼球运动神经病变患者中,单个眼球运动神经麻痹148例,占90.8%;多个眼球运动神经麻痹15例,占9.2%。眼球运动神经周围性损害110例,占67.5%,核性损害16例,占9.8%,核间性损害13例,占8.0%,核上性损害24例占14.7%。确诊的病因有14种,包括重症肌无力,糖尿病性眼球运动神经损伤,动脉硬化缺血性眼球运动神经损伤,局部非特异性炎症,外伤性,局部占位性病变,甲状腺病变,颅内压增高,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线粒体脑肌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远隔部位肿瘤,多发性硬化,局部注射肉毒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结论眼外肌麻痹的常见症状是双眼复视和上眼睑下垂,单侧眼外肌麻痹发生率高于双侧眼外肌麻痹,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麻痹发生率最高。眼眶部疼痛和瞳孔改变是常见的伴随症状。眼球运动神经性眼外肌麻痹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比例较高。眼外肌麻痹患者需要常规检查血糖,甲功、眼眶CT、头颅CT和(或)MRI、新斯的明试验,伴有瞳孔扩大时需要DSA排除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总结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点、影象学表现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 对56例住院EBTB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EBTB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促、咯血、胸痛、喘呜等;胸部X线表现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门阴影增大和局限性肺气肿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炎性浸润型33.9%(19/56),黏膜溃疡型16.1%(9/56),肉芽增殖型37.5%(21/56),瘢痕狭窄型42.8%(24/56).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X线胸片和痰涂片的诊断价值不高,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急性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并分析其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纳入2019-01/2021-03就诊于陕西省眼科医院且临床诊断为CRAO急性期(病程≤7d)的患者43例43眼,均行FFA、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检查及溶栓治疗。将治疗前OCTA显示患眼视网膜血管血流信号较对侧健眼增强或不变的患者纳入A组,OCTA显示患眼视网膜血管血流信号较对侧健眼降低的患者纳入B组。应用Image J软件处理OCTA图像评估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FFA检查记录治疗前患眼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A组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视网膜血管密度均高于B组(25.08%±4.40%vs 12.24%±3.41%,25.72%±2.70%vs 17.89%±4.55%,均P<0.001),B组患者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FT)[96(20.50,193.50)s]较A组[11(5.00,19.50)s]延长(P<0.001)。病程、对侧健眼视网膜血管密度、F...  相似文献   
167.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88例,对照组(仅控制血糖)70例,各组治疗前、后测FPG、2hPG、HbA1c、血浆内皮素(ET)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正中神经与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及ET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提高DPN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8.
实验性NIDDM大鼠主动脉内膜早期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实验性NIDDM大鼠主动脉内膜早期超微结构的改变雷涛,刘宗汉糖尿病(DM)主要死亡原因是其心血管并发症。对于DM的大血管病变已有不少的研究,然而多数只局限于IDDM,对于NIDDM,尤其是其早期大血管病变研究不多且报道不一,国内未见报道。作者用小剂量...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的系统性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找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软件RevMan(5.4)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其临床有效率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Meta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项,涉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共有3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参麦注射液干预的治疗组总有效率[OR=4.31,95%CI(1.94,9.56),Z=3.59,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酮转阴时间[MD=-3.44,95%CI(-0.554,-1.24),Z=3.06,P<0.05]、血糖恢复时间[MD=-2.95,95%CI(-5.10,-0.80),Z=2.69,P<0.05]、胰岛素用量[MD=-12.77,95%CI(-14.70,-10.84),Z=12.97,P<0.05]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计算机体层扫描(CT)虚拟仿真实验,解决实验教学问题。方法:基于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通过CT虚拟仿真实验将CT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成像与系统”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并参与操作CT检查、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成像算法等全过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CT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效果。结果:CT虚拟仿真实验相比于传统的见习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考试平均成绩普遍提高了0.7~3.3分;学生对虚拟仿真实验在提高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医学与工程知识融合以及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人数均>92%。结论:CT虚拟仿真实验按照“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原则,能够解决传统医学影像课程实验教学中的瓶颈问题,适应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