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487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6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的 查明新疆喀什地区两起(莎车县、叶城县各一起)不明原因疑似出血热是否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感染及其感染方式。方法 现场调查患者居住场所环境及饮食卫生,在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捕鼠并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检测标本。结果 莎车县和叶城县各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汉坦病毒IgM抗体均呈阳性,其中莎车县病例抗体滴度1∶6 400,叶城县抗体滴度1∶12 800;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其中莎车县阴性,叶城县阳性(FAM通道Ct值阴性,HEX通道Ct值36.809);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共捕获啮齿动物小家鼠4只、褐家鼠24只,其中小家鼠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均阴性,褐家鼠阳性6份、阳性率25.00%。结论 喀什地区两起疑似出血热均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感染,感染方式为通过食用被褐家鼠粪便、尿液污染的食物后经消化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治疗后,观察近期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43.9%;不良反应由高到低依次是粒细胞减少、腹泻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6.1%、47.4%、43.9%以及42.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燃煤中砷的实际燃烧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方法于2005—2010年,在云南昭通系统采集了24户农户的煤、拌煤粘土、煤泥、煤渣以及新鲜玉米和烘烤玉米样品进行砷含量的检测,并计算煤泥中砷元素的燃烧释放量及释放率,分析了煤泥中砷释放量与烘烤玉米中砷增加量的关系。结果煤中砷含量为0.72~14.35 mg/kg,中位数为3.92 mg/kg;拌煤粘土中砷含量为1.66~66.59 mg/kg,中位数为17.22 mg/kg;煤泥中砷含量为1.81~29.52 mg/kg,中位数为7.79 mg/kg;煤泥中砷的释放量为0.09~22.47 mg/kg,中位数为2.00 mg/kg;煤泥中砷的释放率为0.92%~76.10%,中位数为31.76%;新鲜玉米中的砷含量为未检出~0.03 mg/kg,中位数为0.02 mg/kg,远低于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砷限量(0.2 mg/kg);烘烤玉米中的砷含量为未检出~0.34 mg/kg,中位数为0.09 mg/kg,与新鲜玉米相比有了大幅增加,超标率仅为23.8%。粘土与煤泥中砷释放量呈正相关(P=0.001),而砷释放量与烘烤玉米砷增加量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604)。结论拌煤粘土是燃煤中砷污染物释放的重要来源。烘烤玉米中砷污染程度不仅与煤泥中砷释放量有关,而且受到烤房条件、敞炉结构、烘烤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观察晋中地区中医院(030600)雒效林榆次市中医院(030600)赵繁英1987年以来,笔者用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44例,疗效满意,并做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门诊和住院患者130例,随机...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实施恒河猴(Rhesus monkey,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在血液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105例需输血治疗患者的血液样本和210例献血者血液样本,将输血患者行交叉配血实验,常规按ABO和RhD配血纳入对照组,加行Rh血型系统C、E、c、e配血则纳入实验组,观察Rh抗原分布、Rh血型表型分布、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情况.结果:105例血液样本中RhD阳性91例,占86.67%,RhD阴性14例,占13.33%,其中RhD阳性患者中以C、e抗原占比最高,RhD阴性患者中则以c、e占比较高;在Rh血型抗原表型分布中以CCDee、CcDEe占比最高,分别为27.62%、20.95%;ccdEe最少,占0.95%;行交叉配血实验发现实验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规则抗体阳性类型中以抗-E占比最高,抗-C,抗-Ce、抗-Ec占比较少.结论:血液科实施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可明显减少产生免疫抗体的风险,降低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助于完善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体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DPSC,给予氯化钴(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环境,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下游靶基因Hes1与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加入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GSI),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报告基因方法检测HIF-1α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R version 3.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方差不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齐)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 结果(1)CoCl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HDPSC中的HIF-1α蛋白水平上调,Notch下游靶基因Hes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46 ± 0.12,相比常氧组(1.06 ± 0.09)显著增高(t = -4.64,P = 0.012);GSI处理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低氧条件下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82 ± 0.14,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8,P = 0.004);常氧条件下GSI处理后的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0.30 ± 0.09)相比处理前也显著降低(t = 10.08,P = 0.001);(2)矿化诱导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HDPSC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能力下降;GSI处理后,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增强。成骨/牙本质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BSP、OCN和DSPP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 ± 0.14、0.43 ± 0.20、0.48 ± 0.11,相比常氧组(1.21 ± 0.12、1.08 ± 0.19、1.03 ± 0.13)显著降低(tBSP = 6.30,PBSP = 0.003;tOCN = 4.07,POCN = 0.015;tDSPP = 5.67,PDSPP = 0.005);GSI处理后,低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 ± 0.13、1.09 ± 0.13、0.95 ± 0.16,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4.17,PBSP = 0.014;tOCN = -4.83,POCN = 0.012;tDSPP = -4.30,PDSPP = 0.017),常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 ± 0.20、1.55 ± 0.08、1.52 ± 0.14,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3.84,PBSP = 0.027;tOCN = -3.99,POCN = 0.035;tDSPP = -4.43,PDSPP = 0.011)。(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HIF-1α可调控NICD启动子,使双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为5.37 ± 0.12,与对照组(2.09 ± 0.15)相比显著增强(t = -28.92,P<0.001),提示HIF-1α可能使Notch信号通路激活。 结论低氧引起HDPSC中HIF-1α升高并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其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T异常情况分为ALT正常组(131例)、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且小于2倍增高组(110例)和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122例)。对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随访24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不同组别中不同载量HBV对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ALT正常组中,不同载量HBV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Th/i淋巴细胞数、Ts/c淋巴细胞数及血清中IL-2、IFN-γ、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反映Th1细胞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反映Th2细胞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DNA明显下降(P<0.05),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V在不同ALT状态下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对于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在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9例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下CTA检查,诊断明确后急诊手术行动脉瘤夹闭术及血肿清除术,术后ICU及神经外科全程参与下监护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急诊行手术血肿清除并同期成功动脉瘤夹闭术,无手术死亡。术后GOS5分4例,4分1例,3分2例。2分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在CTA结果指导下,早期积极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夹闭动脉瘤可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为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钻孔引流手术。分析两组的治疗前、治疗3天、1周和1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残留血肿体积、hs-CRP、预后及并发症。结果手术组3天、1周和1月的NIHSS评分、残留血肿体积、水肿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vs 31.2%,P<0.05),治疗1月后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血清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