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9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410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575篇
内科学   841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6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1篇
综合类   3284篇
预防医学   1443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1281篇
  12篇
中国医学   1383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635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60耳)慢性中耳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其中两例行MRI增强检查,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鼓室腔内见软组织影52耳,听小骨受累51耳,鼓室、乳突内硬化斑形成14耳,面神经鼓室段受累5耳,迷路瘘1耳,骨化性迷路炎2耳。结论 高分辨率CT对诊断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2.
内听道区的正常影像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听道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结构复杂,内含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尤其是微小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往往需手术探察、尸检和颞骨切片观察方可确定。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内听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内听道区的影像学检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本就该区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重点叙述了内听道区的解剖学基础、影像检查方法学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糖尿病内耳损伤早期的听力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每日检测动物血糖,持续2周。实验前后检测ABR及DPOAE,2周后检测血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二醛(MDA),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血脂增高,GSH-Px的活性下降,ABR阈值无显著变化,DPOAE的反应幅值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造成大鼠内耳损害的机制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内耳毛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这种损伤所致的耳声发射的异常改变早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的出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表面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200例电子喉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盐酸地卡因在鼻腔、口咽部喷雾方式进行表面麻醉,而后进行电子喉镜检查。B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鼻腔、舌根、软腭涂抹及吞咽方式进行表面麻醉,而后 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比较A组与B组患者检查完成率、疼痛程度、恶心反射发生率、咽喉部暴露情况及少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100例患者,98例患者完成电子喉镜检查,完成率98%,其他不良反应3例(3%),明显呛咳、恶心反应65例(65%),疼痛22例(22%)。效果:显效50例,(50%),一般28例(28%),差22例(22%);B组100例患者,全部完成电子喉镜检查,完成率为100%,明显呛咳、恶心反应46例(46%),疼痛12例(12%)。效果:显效61例(61%),一般32例(32%),差7(7%),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检查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 <0.05)。结论 盐酸奥比卡因凝胶在电子喉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好,可有效防止疼痛、恶心反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检查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十六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在2004~2008年做CT增强扫描6000余例.在增强扫描中,通过加强护理,减少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立安全接受CT增强检查.  相似文献   
96.
宰军华  金小琴 《光明中医》2011,26(3):460-461
肥胖病是因机体肥胖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gI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使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能量失衡,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体重超常所致的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各个脏腑组织相连的有机统一体,天人相应,心身统一,并以此为依据,阐述肥胖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复方脑康胶囊对PC12细胞的促进增殖和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为实验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MTT自动微量法检测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考察复方脑康胶囊水提取液对PC12细胞的增殖影响和对缺血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脑康胶囊水提取液能不同程度地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降低NaCN加缺糖对细胞造成的缺血样损伤。结论复方脑康胶囊具有促进PC12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对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肖军 《河北医学》2014,(3):413-415
目的: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分析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成本-效果,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应用泮托拉唑,B组应用兰索拉唑,其余治疗方案二者相同,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愈率80.00%,B组溃疡愈合率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成本-效果比(C/E)为4.81,明显低于B组的5.81,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68.33;敏感度分析A组患者C//E为4.33,明显低于B组的5.25,ΔC//ΔE为66.8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较兰索拉唑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 )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NF-κB p65蛋白表达,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①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的未缺血侧大脑半球可见少量NF-κB p65表达于胞质, 缺血再灌注组NF-κB p65表达发生核移位,于胞核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能减少NF-κB p65的核表达(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ATP缺失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建立细胞的体外ATP缺失模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变化;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共沉淀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 缺失后细胞内肌动蛋白酪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ATP缺失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增加,G-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减少;ATP缺失细胞内磷酸化肌动蛋白量明显增加,肌动蛋白的磷酸化程度随ATP缺失时间延长而增加;ATP缺失处理后肌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且与ATP缺失程度呈相一致;肌动蛋白苏氨酸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TP缺失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出现聚合过程,可能与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