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68篇 |
免费 | 1704篇 |
国内免费 | 10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6篇 |
儿科学 | 310篇 |
妇产科学 | 268篇 |
基础医学 | 1180篇 |
口腔科学 | 295篇 |
临床医学 | 5505篇 |
内科学 | 2551篇 |
皮肤病学 | 307篇 |
神经病学 | 467篇 |
特种医学 | 8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136篇 |
综合类 | 8210篇 |
预防医学 | 3519篇 |
眼科学 | 289篇 |
药学 | 3898篇 |
58篇 | |
中国医学 | 3506篇 |
肿瘤学 | 7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9篇 |
2023年 | 974篇 |
2022年 | 1091篇 |
2021年 | 1359篇 |
2020年 | 1040篇 |
2019年 | 890篇 |
2018年 | 982篇 |
2017年 | 615篇 |
2016年 | 789篇 |
2015年 | 803篇 |
2014年 | 1759篇 |
2013年 | 1692篇 |
2012年 | 2013篇 |
2011年 | 2007篇 |
2010年 | 1879篇 |
2009年 | 1810篇 |
2008年 | 1651篇 |
2007年 | 1637篇 |
2006年 | 1424篇 |
2005年 | 1356篇 |
2004年 | 1186篇 |
2003年 | 1024篇 |
2002年 | 789篇 |
2001年 | 700篇 |
2000年 | 630篇 |
1999年 | 444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322篇 |
1996年 | 294篇 |
1995年 | 293篇 |
1994年 | 201篇 |
1993年 | 146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为PE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6例ERCP患者,分为PEP组(n=285)及无PEP组(n=1 161),对比分析两组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及术者因素。结果患者因素中女性、年龄(小于60岁)、胰腺炎病史、无胆总管结石、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易并发PEP(P〈0.05);而有无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过小(小于0.4 cm)、有无壶腹部憩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PE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操作因素中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患者在PEP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PEP组(P〈0.05);而治疗性或诊断性ERCP、Odd i括约肌测压术、胆道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术者操作例数少、操作时间长、插管困难或失败与PEP的发生相关(P〈0.05);而ERCP操作失败与PEP无关(P〉0.05)。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且有胰腺炎病史和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差、术者熟练性差、插管困难等是PE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 EV71)感染患儿免疫活性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EV71感染患儿71例,其中轻症EV71感染组20例,重症EV71感染组25例,危重症EV71感染组26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甲酸蛋白Ⅰ(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Ⅰ,RIG-Ⅰ)、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t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及细胞因子(IL-12、IFN-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macrophages,MC)、髓样树突状细胞(myloid dentritic cells,mDC)及浆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tritic cells,pDC)Toll样受体(TLRs)表达率;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2及IFN-α的变化。结果 (1)轻症患儿仅TLR7升高,重症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MC、mDC、pDCTLR7表达明显升高(P<0.05),MC、mDC高表达TLR2、3、4,危重症患儿呈下降趋势。(2)EV71感染患儿胞内模式识别受体RIG- Ⅰ/MDA5 mRNA表达明显增加;(3)轻症患儿DC相关细胞因子有上升趋势,重症患儿DC相关细胞因子IL-12、IFN-α明显增高(P<0.05),轻症及危重症患儿明显降低(P<0.05)。结论 TLR7可能是免疫活性细胞识别EV71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RIG-I/MDA5也可能参与识别EV71;合并细菌感染或细胞破坏释放的内源性配体导致TLR2或TLR4活化,诱导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微小RNA-377(miR-377)对硫酯酶超家族成员4(THEM4)的靶向作用及对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葡萄糖组(NG组:5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 组:30 mmol/L葡萄糖)、HG+miR-NC 组(HG+转...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长脉宽Nd∶YAG 1064 nm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甲真菌病患者行长脉宽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1疗程组,每周治疗1次,共4次;B组为2疗程组,共治疗8次,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进行随访,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真菌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43例患者共治疗病甲138个,其中A组患者24例,病甲70个;B组患者19例,病甲68个。在12周及24周,两组患者的真菌学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16、0.46,P值均>0.05);12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8.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24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2.9%、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治疗过程中除疼痛外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长脉宽Nd∶YAG激光是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当延长疗程可提高近期(12周)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是老年人股骨骨折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1]记载,其发生率在40%。对骨折后的高危因素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并密切观察,一旦发生DVT,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将我院2004年7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2例老年人骨折后DVT形成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女,62岁,因左股骨颈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术1个月余,并患肢高度肿胀4d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凝常规各值均高于正常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男,66岁,因右侧股骨颈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术… 相似文献
998.
1979年以来,应用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室培养的原代细胞株及引进的传代细胞株以及新近分离或引进的病毒株进行了检查,累计检查了227份标本,结果发现多数传代细胞污染有支原体,小鼠骨髓瘤细胞尚携带有逆转录病毒,某些毒株含有异形异科病毒,新分毒株中有混合感染现象.据此,我们认为在细胞培养、细胞库、毒种保存等工作中,应将电镜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与其它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密切配合,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两组,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从中选取108例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组(B组)、有氧运动组(C组)及抗阻运动组(D组),每组各27例,研究观察24周,分别在干预前及24周末比较4组的骨密度。结果骨质疏松组女性比例、年龄、透析月龄、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血红蛋白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性别、年龄、PT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A组、B组、C组、D组在运动干预前骨密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24周后,与A组相比较,B组、C组、D组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D组骨密度在运动24周末较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PT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改善骨密度方面效果更理想,而抗阻运动优于有氧运动;坚持长久持续的康复运动更能有效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问题。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