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81.
顾健腾  鲁开智  陶国才  曹剑  张铭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1022-1022
患者 ,女 ,5 0岁 ,5 2kg。因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6年入院。查体可发现心律绝对不齐 ,心尖区可闻及 3 6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提示 :心房纤颤、右室大伴劳损。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功能Ⅲ级 ,心衰Ⅱ°” ,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前肌注杜冷丁 5 0mg,东莨菪碱 0 3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袖带测血压 19 9 12 4kPa;心电监测显示HR15 0次 min ,心房纤颤 ;SpO2 92 %。静注咪唑安定 2mg、芬太尼 0 2mg后行桡动脉穿刺监测 ,穿刺过程中患者SpO2 下降至 83% ,呼吸抑制 ,…  相似文献   
82.
c-fos基因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崔剑  陶国才  毕敏 《重庆医学》2003,32(1):108-110
即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earlygene,IEG)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是指一种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对机体发生的神经递质、激素、冲动传导等在短时间内 (数分钟 )即可表达的基因 ,在体内相当于第 3信使的作用。c fos基因是即刻早期基因里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对海马功能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海马的功能研究进展、c fos基因的表达和检测方法、以及c fos基因在海马的表达及其意义作一综述。1 海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海马结构位于大脑半球颞叶内侧深部 ,属于古皮质 ,由海马本部和齿…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0例)和氯胺酮组(25例),将30例健康献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开始后0.5、1.0、2.0 h以及停药后1.0 h采血,用比浊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检测血小板内游离Ca2+浓度([Ca2+]i);用血栓弹性描记仪测定血栓弹性描记图(TEG)的各项指标。结果麻醉诱导前异丙酚组、氯胺酮组、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4±10)%、(80±7)%、(65±8)%,血小板[Ca2+]i分别为(341±12)、(331±32)、(132± 16)nmol/L,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或0.01);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异丙酚组在手术开始后1.1、2.0 h及停药后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或0.01),氯胺酮组明显升高(P<0.05或 0.01)。TEG结果显示,异丙酚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高凝状态缓解,术中保持相对稳定;氯胺酮组在术中及术后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结论患者烧伤后血小板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异丙酚通过降低血小板内[Ca2+]i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制作家兔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r、ANP、CGRP、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动物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即刻血浆ET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心肺复苏后5min开始升高,而同期血浆ANP、CGRP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l、2h血浆ET、ANP、CGRP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ANP、CGRP水平变化及相关关系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胰肾联合移植一例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3岁 ,糖尿病史 2 2年 ,长期联合口服降糖药及肌注胰岛素治疗。2个月前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行血液透析治疗至术前 2 4h。BP2 3/12kPa,HR95次 /分 ,RR2 2次 /分 ;ECG、X线摄胸片示正常 ,血肌酐 92 4 0 μmol/L ,血尿素氮 2 2 4mmol/L ,血钾 5 11mmol/L ,血钠 143 3mmol/L ,血氯 10 5mmol/L ,血糖6 99mmol/L。患者血型为O型。PRA(群体反应抗体 ) :HLAI抗体 (- ) ,HLAⅡ抗体 :弱阳性。诊断 :(1)糖尿病Ⅰ型 ;(2 )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入室后监测ECG、BP、S…  相似文献   
87.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ngnitive dysfunction,POCD) 是老年人麻醉手术的研究热点,表现为近期记忆、思维集中能力、语言理解的受损。POCD 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然而炎症因子中铁调素(hepcidin) 的产生及铁的代谢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将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后大鼠无肝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芬太尼的肝外代谢及地塞米松对其盰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无肝期组(B组)和地塞米松处理无肝期组(C组),每组10只,其中,B组直接分离并夹闭大鼠盰门;C组于夹闭盰门前1 h,注入地塞米松20 mg/kg。单次20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分别采取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检测芬太尼血药浓度,DAS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结果:芬太尼动力学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无肝期组消除半衰期(T1/2β)和曲线下面积(AUC)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清除率(CL)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地塞米松处理组T1/2β、AUC、CL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脏是芬太尼代谢的主要器官,芬太尼存在肝外代谢,地塞米松可以增强芬太尼的肝外代谢。  相似文献   
89.
90.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3年Schnitzler首先报道应用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此项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现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心脏起搏的目的不仅要起到心率支持作用,还需要提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从而恢复患者的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某些类型的起搏器还有诊断和存储心电信息的功能。临时心脏起搏则主要用于心率支持方面,并为某些心脏疾病患者行心脏或非心脏手术时安全、平稳渡过手术麻醉期提供了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在围手术期应用逐渐增多。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熟悉和掌握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和安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