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0例)和氯胺酮组(25例),将30例健康献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开始后0.5、1.0、2.0 h以及停药后1.0 h采血,用比浊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检测血小板内游离Ca2+浓度([Ca2+]i);用血栓弹性描记仪测定血栓弹性描记图(TEG)的各项指标。结果麻醉诱导前异丙酚组、氯胺酮组、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4±10)%、(80±7)%、(65±8)%,血小板[Ca2+]i分别为(341±12)、(331±32)、(132± 16)nmol/L,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或0.01);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异丙酚组在手术开始后1.1、2.0 h及停药后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或0.01),氯胺酮组明显升高(P<0.05或 0.01)。TEG结果显示,异丙酚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高凝状态缓解,术中保持相对稳定;氯胺酮组在术中及术后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结论患者烧伤后血小板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异丙酚通过降低血小板内[Ca2+]i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2.
c-fos基因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崔剑  陶国才  毕敏 《重庆医学》2003,32(1):108-110
即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earlygene,IEG)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是指一种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对机体发生的神经递质、激素、冲动传导等在短时间内 (数分钟 )即可表达的基因 ,在体内相当于第 3信使的作用。c fos基因是即刻早期基因里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对海马功能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海马的功能研究进展、c fos基因的表达和检测方法、以及c fos基因在海马的表达及其意义作一综述。1 海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海马结构位于大脑半球颞叶内侧深部 ,属于古皮质 ,由海马本部和齿…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与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40例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in及插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插管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两组诱导后MAP和HR较诱导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在押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制作家兔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T、ANP、CGRP、BP及ECG变化。结果动物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即刻血浆ET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心肺复苏后5min开始升高,而同期血浆ANP、CGRP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1、2h血浆ET、ANP、CGRP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ANP、CGRP水平变化及相关关系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咪达唑仑对幼龄大鼠大脑神经元caspase-3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对幼龄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活化(caspase-3 activa-tion)的影响.方法 出生7 d SD大鼠64只,雌雄不拘,分为A、B 2部分.A部分24只,分为4组(n=6):A1为未给予咪达唑仑正常状态(记为0 min),A2、A3和A4按照18.0 mg/kg给予咪达唑仑后15、30、60 min进行血气分析.B部分40只,分为5组(n=8):对照组(B1)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8.0 mg/kg,B2、B3、B4、B5分别单次腹腔注射咪达唑仑4.5、9.0、13.5、18.0 mg/kg.给予咪达唑仑6 h后进行多聚甲醛灌注,取脑,进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结果 咪达唑仑单次注射未发现幼龄SD大鼠产生缺血缺氧表现.单次给予咪达唑仑可导致幼龄SD大鼠大脑神经元caspase-3活化,给予较高剂量咪达唑仑后caspase-3活化强度明显增加.结论 咪达唑仑可以促发幼龄SD大鼠大脑神经元caspase-3活化,并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后大鼠无肝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芬太尼的肝外代谢及地塞米松对其盰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无肝期组(B组)和地塞米松处理无肝期组(C组),每组10只,其中,B组直接分离并夹闭大鼠盰门;C组于夹闭盰门前1 h,注入地塞米松20 mg/kg。单次20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分别采取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检测芬太尼血药浓度,DAS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结果:芬太尼动力学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无肝期组消除半衰期(T1/2β)和曲线下面积(AUC)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清除率(CL)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地塞米松处理组T1/2β、AUC、CL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脏是芬太尼代谢的主要器官,芬太尼存在肝外代谢,地塞米松可以增强芬太尼的肝外代谢。  相似文献   
67.
<正>患者男,27岁,因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1d于2007年5月1日入院。CT提示右侧脑出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于2007年5月4日行血肿清除、颅瓣减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2007年5月16日18时因考虑脑血管畸形行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患者烦躁  相似文献   
68.
胸段硬膜外镇痛是目前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常用而有效的镇痛方式,由于其完善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术后咳嗽排痰,并降低心脏的氧耗,对改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避免或减轻静脉镇痛可能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已成为本院食道癌手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但胸段硬膜外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由于其对胸段交感神经丛的阻滞作用,使患者的自身调节机制受到抑制,常常引起围术期循环系统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危及患者安全的情况发生,而体位改变导致心停跳者鲜有报道.本院在临床中遇到1例患者在体位改变时突然发生心停跳,经抢救复苏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58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7个月,加重6 d入院.心电图示:V1~2导联呈rS型,V3~6导联呈qR型,Rvl>Rv2,STv1~4avR抬高0.05~0.3 mV,STv5~6压低0.05~0.1 mV,V3~9导联T波正负双相甚至倒置,最深达0.35mV.  相似文献   
70.
王恩琴  陶国才  易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86-2587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瑞米芬太尼麻醉在高血压病人施行腹腔镜手术(laparoscropic cholecystomy,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患有高血压的LC病例96例,分成异丙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组(R组)和异丙酚复合盐水对照组(NR组)施行麻醉,观察记录血压(SBP、DBP、MB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出现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统计手术前半小时的异丙酚用量。结果:R组较NR组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P<0.05),同时有更短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更少的异丙酚用量。结论:异丙酚复合瑞米芬太尼麻醉在高血压病人的LC手术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