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镇静在小儿深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 I~Ⅱ级患儿30例,年龄3~7岁,采用七氟烷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维持洗出吸入镇静,保留患儿自主呼吸,同时监测MBP、HR、SpO2,观察穿刺过程中体动反应,并在5、10、20、30 min用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进行苏醒情况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和置管.穿刺过程中的多数患儿自主呼吸良好,MBP、HR、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 七氟烷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维持洗出的方法,是目前应用于小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T细胞、NK细胞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2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病例,根据所使用的镇痛方式分为3组:PCIA组(38例),PCEA组(36例),对照组(18例)。在诱导麻醉前、手术开始2 h、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时间点上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 3组病例在麻醉和手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在术后3 d左右开始恢复,术后7 d左右恢复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但PCIA组、PCEA组相对对照组程度上要轻,且恢复快,尤其是PCEA组。结论老年癌症患者术后应该积极采用术后镇痛,方式上以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2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体质量61 kg,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切除术.术前血压109/64 mm Hg,心率83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K+:4.4 mmol/L;Na+:141 mmol/L;肌酐(Cr) 82 μmol/L;清蛋白(Ab)45 g/L;渗透压:295 mosm/L;余肝、肾功检验结果均正常.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吸入1.2%异氟烷5h后成年和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海马α4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4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4nAChR)表达改变。方法健康成年和老年SD大鼠各50只,分为老年对照组(A0),水迷宫老年对照组(WA0),水迷宫老年异氟烷1(WA1)、3(WA3)、7d组(WA7),成年对照组(B0),水迷宫成年对照组(WB0),水迷宫成年异氟烷1(WB1)、3(WB3)、7d组(WB7),每组10只。WA1、WA3、WA7组和WB1、WB3、WB7组分别吸入1.2%异氟烷5h后与WA0、WB0组水迷宫训练检测学习记忆功能,WA1和WB1组于第1天,WA3和WB3组于第3天,A0、WA0、WA7、B0、WB0和WB7组于第7天处死取海马,Westernblot检测α4nAChR表达,并观察海马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WA0、WB0组无明显差异,WA7(第3、4、5天)潜伏期与WA0(第3、4、5天)、WB0(第3、4、5天)及WB7组(第3、4、5天)相比明显延长(P<0.05),WA3(第3天)潜伏期与WA0(第3天)、WB...  相似文献   
26.
麻醉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阅读许多专业文献,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践和总结[1].针对麻醉科临床实习的特点,我们根据教学实习大纲及医院的要求,在47名麻醉科实习同学教学工作中引入量化考核,使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医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兔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功能及膜蛋白的变化。方法 20只大耳白兔行氯胺酮麻醉,气管切开插管控制呼吸。夹闭肝门30min后恢复灌注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肝缺血25min、再灌注后5和10min由颈动脉采血,测血小板数量、粘附率、最大聚集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各时点血小板糖蛋白Ⅰb、Ⅱb、Ⅲa(GPⅠb、Ⅱb、Ⅲa)和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数量。结果 血小板数量、粘附率、聚集率各时相点和缺血前相比均显著降低;GPⅠb数量在各时点和缺血前相比明显减少;各时点GPⅡb数量和缺血前相比,有显著下降趋势;GPⅢa数量在再灌注后5、10min和缺血前及肝缺血25min相比有显著下降趋势;GMP-140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肝脏窦状隙电镜观察,大量血小板积聚和脱颗粒。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积聚于肝窦状隙并大量脱颗粒,其粘附、聚集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8.
胸段硬膜外镇痛是目前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常用而有效的镇痛方式,由于其完善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术后咳嗽排痰,并降低心脏的氧耗,对改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避免或减轻静脉镇痛可能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已成为本院食道癌手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但胸段硬膜外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由于其对胸段交感神经丛的阻滞作用,使患者的自身调节机制受到抑制,常常引起围术期循环系统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危及患者安全的情况发生,而体位改变导致心停跳者鲜有报道。本院在临床中遇到1例患者在体位改变时突然发生心停跳,经抢救复苏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比较四种通气模式对严重烟雾吸入伤犬早期氧供求平衡的影响。方法 35只犬分为PEEP组、PC组、CPAP组、IRV组和对照组。伤后1h开始连续24h机械通气。FiO2=1.6kPa,PEEP/CPAP=0.6kPa,除IRV组I:E=2:1外,其他通气组I:E=1:2。结果 伤后对照组CI呈进行性降低,而各机械通气组分别于伤后6h或12h降至最低点后呈回升趋势。伤后3h始对照组PaO2、SaO2呈进行性降低。PEEP组和CPAP组PaO2、SaO2伤后24h仍维持在17.1kPa、97%以上,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C组和IRV组。而PC组和IRV组PaO2、SaO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伤后30min各组DO2I降至最低值后有所回升。与此相反,VO2I于伤后30min达峰值后,呈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四种通气模式及参数于烟雾吸入伤早期持续24h通气治疗在没有明显抑制CI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机体供氧能力,且不促使病理性VO2/DO2依赖关系的发生。其中持续气道正压(PEEP或CPAP)有益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0.
术中更换支气管双腔管致窒息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中更换支气管双腔管致窒息 1例 ,本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9岁 ,6 2kg ,因风心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闭锁不全、肺动脉高压伴右下肺出血、心功能不全、房颤入院。因持续反复咯血 (5 0~ 10 0ml/d)半月余 ,经右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治疗无效 ,咯血日渐严重 ,拟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止血。术前经强心利尿补钾等治疗 ,心功能有所改善。术前用药东莨菪碱 0 3mg、哌替啶 10 0mg肌注。麻醉前听诊右中下肺听不到呼吸音 ,右上肺呼吸音微弱。充分给氧去氮后 ,静注芬太尼 0 5mg、依托咪酯 2 0mg、琥珀胆碱 0 1g ,插入左侧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