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63篇 |
免费 | 4371篇 |
国内免费 | 26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7篇 |
儿科学 | 886篇 |
妇产科学 | 452篇 |
基础医学 | 3836篇 |
口腔科学 | 882篇 |
临床医学 | 11727篇 |
内科学 | 6678篇 |
皮肤病学 | 764篇 |
神经病学 | 1815篇 |
特种医学 | 306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8篇 |
外科学 | 6195篇 |
综合类 | 25743篇 |
预防医学 | 10456篇 |
眼科学 | 791篇 |
药学 | 10349篇 |
155篇 | |
中国医学 | 10266篇 |
肿瘤学 | 2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21篇 |
2023年 | 1882篇 |
2022年 | 2018篇 |
2021年 | 2435篇 |
2020年 | 2024篇 |
2019年 | 1760篇 |
2018年 | 1635篇 |
2017年 | 1141篇 |
2016年 | 1490篇 |
2015年 | 1588篇 |
2014年 | 4463篇 |
2013年 | 3226篇 |
2012年 | 3778篇 |
2011年 | 4055篇 |
2010年 | 3999篇 |
2009年 | 3979篇 |
2008年 | 3760篇 |
2007年 | 3898篇 |
2006年 | 3757篇 |
2005年 | 3778篇 |
2004年 | 3565篇 |
2003年 | 3167篇 |
2002年 | 2613篇 |
2001年 | 2585篇 |
2000年 | 2933篇 |
1999年 | 2895篇 |
1998年 | 2696篇 |
1997年 | 2776篇 |
1996年 | 2652篇 |
1995年 | 2451篇 |
1994年 | 2148篇 |
1993年 | 1600篇 |
1992年 | 1504篇 |
1991年 | 1403篇 |
1990年 | 1250篇 |
1989年 | 1071篇 |
1988年 | 539篇 |
1987年 | 525篇 |
1986年 | 481篇 |
1985年 | 437篇 |
1984年 | 341篇 |
1983年 | 372篇 |
1982年 | 354篇 |
1981年 | 239篇 |
1980年 | 177篇 |
1979年 | 141篇 |
1978年 | 73篇 |
1976年 | 36篇 |
1965年 | 43篇 |
1964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涎腺多形性腺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 例多形性腺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P<0.05);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与正常涎腺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VEGF有较高水平表达,MVD的分布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牵引弓联合前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牙颌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 相似文献
23.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肌电图仪评价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16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和二腹肌前腹的表面募集电位,并计算其肌不对称指数运动.病例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病例组咀嚼肌电位小于对照组,尤以紧咬和咀嚼时差异显著(P<0.05),肌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部分肌功能恢复,但紧咬和咀嚼时募集电位下降显著(P<0.001),肌不对称指数也增大,提示此时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各种功能运动时的募集电位均大于术前水平,肌不对称指数则基本小于术前水平,说明肌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手术前咀嚼肌功能弱于对照组,正颌手术矫正了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的咀嚼肌功能. 相似文献
24.
螺旋型牙种植体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牙区种植对种植义齿修复,特别是下颌总义齿的稳固和He力均匀分布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下颌管走行于下颌骨体中间,盲目种植会损伤下齿槽神经和血管。作者采取X线测量,根据所测下颌管上壁至牙槽嵴顶的距离,选用一定长度的固位钉作种植;和对骨吸收严重者由下颌管上方去除舌侧骨板,解剖游离该神经血管束将其避开,选长钉植入,可抵达下颌下缘皮质骨,解决了此类病人磨牙种植的难题。作者对磨牙区种植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可能 相似文献
25.
CEREC陶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修复中,传统的瓷嵌体等修复体的制作,至少需要二次就诊时间。随着光学扫描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制作嵌体技术的应用,省去了目前操作的印模、灌模、蜡型等技术。CEREC系统运用光学印模方法以及CAD-CAM技术,将一预成陶瓷块铣磨成修复体,使牙科医生能在牙体预备后即制作一个色泽自然的陶瓷修复体,并即时粘固于预备牙上,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修复体的质量。该系统不仅可以制作嵌体和高嵌体,而且还可制作各种贴面。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描述CEREC系统制作修复体的方法步骤,并就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单端金属烤瓷桥修复游离缺失失败与牙周膜面积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单端金属烤瓷桥修复游离缺失失败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使用时间及基牙症状等临床表现 ,摄X线片和局部检查。结果 失败病例在设计方法上普遍存在不重视牙周膜面积 ,作出超负荷不合理的设计。结论 单端金属烤瓷桥用于修复游离缺失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磨牙的牙周膜面积大 ,缺失后只能选择牙周膜面积小的双尖牙、尖牙、切牙作为基牙 ,承受不了各种牙合力的扭压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研制了治疗牙周炎的复方甲硝唑缓释膜剂.为证实其对牙周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缓释膜剂对牙周病优势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经临床观察使用该药膜一周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周袋深度(PD)均显著降低,证明复方甲硝唑缓释膜剂治疗牙周病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成年人咀嚼肌表面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加以分析,研究下颌在6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咀嚼肌肌电信号的可重复性,并取得正常参考值。方法:30名22-44岁受试者进行咀嚼肌表面电极肌电图检查,记录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和扣齿运动时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每个受试者在3个不同时段各测试一次。结果:3次测试的咀嚼肌峰值电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姿势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0.1,左侧为0-0.13,右侧颞肌前束为0-0.67,左侧颞肌前束为0-0.1,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0.13,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0.1;牙尖交错位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33-2.53,左侧为0.47-2.5,右侧颞肌前束为0.23-2.23,左侧颞肌前束为0.2-3.67,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13-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0.87;扣齿运动时右侧咬肌峰值电位95%正常参考值为0.5-2.5,左侧为0.73-2.3,右侧颞肌前束为0.4-3.47,左侧颞肌前束为0.3-3.63,右侧二腹肌前腹为0.2-1.07,左侧二腹肌前腹为0.13-0.97。结论:表面电极采集的双侧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0.
金属铂诱导化疗后口腔鳞癌的病理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84例口腔鳞癌行计划性金属铂诱导化疗后的病理形态学分析的资料.参照放疗后的组织病理学评价标准,观察原发灶炎性细胞浸润、癌巢坏死崩解和纤维组织增生,按0~Ⅳ级共5级标准评定(0~Ⅰ级为化疗病理无效,Ⅱ~Ⅳ级为有效),结果显示:0~Ⅳ级分别为12、4、18、39和11例;和临床疗效结果相似.本研究认为:金属铂诱导化疗既与临床疗效有关,亦是肿瘤临床消退的病理形态基础,应该对口腔鳞癌的近、远期疗效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