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本文报告神经原性肌萎缩20例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其特征呈束性肌萎缩,肌核数目不变,肌核凝聚,胞浆变少,最后成空管。电镜下发现萎缩的肌纤维中肌丝变疏,明带与Z线变性,肌节缩短。线粒体除数量增生外,还可有形态上的变异,这种改变并非以往认为的肌病所特有。 相似文献
54.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用内径为0.30mm的银夹钳夹双侧肾动脉,复制出一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其血压峰值高且稳定在26.7kPa以上,并发生与人类高血压病类似的脑动脉损害: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透明变性和微动脉瘤形成等,在此基础上,0.56的大鼠自发产生各种类型的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混合性脑卒中。本文还着重将这种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与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5.
中央核肌病是病理上以肌细胞大量肌内核为主要特征和临床上四肢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遗传性肌病。国外自60年代起陆续有病例报道,而我国鲜见发表。我们发现2例,并经电镜及组化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56.
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应用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防止再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尿激酶(UK)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和单纯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疗效和再梗死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入选标准 (1)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及脑梗死患者),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2)发病≤6小时。(3)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4)无昏迷。(5)头颅CT证实无颅内出血者。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透射电镜动态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鼠(RHR)和正常鼠(SDR)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2h~7d的2梗死灶边缘区脑微循环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MCAO后RHR的微循环结构损害比SDR的更严重(P<0.05),说明持续性高血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血管本身结构的改变是微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而RHR的内皮损害和微血栓形成的特征性改变,提示临床预防高血压病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