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可造成高位截瘫甚至死亡。目前,经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已得到公认[1]。笔者自2000年3月~2004年9月共收治此类损伤28例,其中23例应用前路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2.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利用无血清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孕鼠(14 d)胚胎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和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代数细胞克隆球中nestin、neuN、GFAP阳性细胞比例,鉴定培养的原代和传代的细 胞类型结果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克隆球中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代数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球诱导分化 后均有一定比例的neuN与GFAP阳性细胞。结论 证实从胚胎大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提示体外培养体系中 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以长期传代并保持于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3.
骨外骨母细胞瘤一例陈长青,许英霞,冀长征患者,男,50岁。因左外踝无痛性肿块3年,逐渐增大,于1992年5月25日入院。体查:全身情况良好,行走自如,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左外踝下方有3cm3肿块,质韧,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楚,踝关节活动正常。左踝关节正...  相似文献   
104.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10年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年来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9所医院用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共4682例,其中男3278例,女1404例,骨折复位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半开放复位和闭合复位三种。评价患的手术效果。结果:优2173例(62.89%),良947例(27.40%),可214例(6.19%),差121例(3.50%),总优良率达到90.29%,结论: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能发挥弹性固定特点,手术简单易行,亦适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3~68岁,平均44.7岁.硬膜外肿瘤2例,硬脊膜下脊髓外肿瘤13例,髓内肿瘤1例.肿瘤位于延髓~C1,3例,C1,28例,C2水平2例,C1-3 2例,C2,31例;其中4例肿瘤位于颈髓腹侧.15例患者行CT或MR检查示肿瘤组织压迫脊髓.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10例,E级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JOA 17分法评分,术前6~17分,平均8.8分;术后6个月14~17分,平均16分,平均改善率88.1%.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植骨融合良好.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C级恢复至D级,3例D级及1例E级的患者术后未改变.结论 后路椎板切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可彻底切除肿瘤病灶,解除颈脊髓及神经根压迫,重建上颈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了NT—PC(Niti—Patellar Concentrator)的结构、生物力学特性、手术方法与临床4023例的应用体会.NT—PC含Ni50.3~51.8at%,具有1~2、2~3个髌底、髌尖枝钩和1个腰部,回复温度30±2℃.利用它与髌骨的弧差,皮温驱之从5~9个方向将碎骨聚合于解剖位直至愈合.用环氧树脂模拟实用状态的髌骨模型,经光弹多维力学测定:NT—PC以纵向记忆聚合为主,30~40kg;侧向为辅,5~7.5kg.12家医院治疗新鲜骨折4023例,解剖复位率98.36%.术后2.5~20周,平均7.14周,伤膝功能达到健侧水平.  相似文献   
107.
胫骨高位截骨骑缝钉内固定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1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12例15个膝关节行胫骨高位截骨并用记忆合金骑缝钉内固定,术后管型石膏固定6周,再拆除石膏锻炼。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5个月,胫骨截骨处骨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优8膝,良5膝,可2膝,优良率87%。结论胫骨高位截骨骑缝钉内固定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粉碎性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9例随访10-4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28例,不愈合1例。29例中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复杂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9.
110.
我院 1998~ 1999年对 2例胸椎体肿瘤病人 ,采用经胸骨行上胸椎肿瘤切除、椎体置换术 ,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病例 1,女 ,46岁。入院前 1个月出现渐进性胸背部疼痛 ,10余天后伴双下肢麻木无力 ,跛行 ,腹部有束带感 ,大小便正常。 2年前因乳腺癌曾行左乳腺切除术。查体 :T2棘突轻度后凸畸形 ,局部压痛 ,叩痛明显 ,剑突下痛觉减退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力 3~ 4级 ,膝腱、跟腱反射亢进 ,巴彬斯基征阳性。X线 :T2椎体有骨破坏 ,呈楔形变 ,上胸椎轻度后凸成角畸形 ,椎间隙正常。MRI显示 :T2椎体符合转移瘤改变 ,脊髓受压。B超等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