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我院自1989年2月建立的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CTNM),至今已传27代,传代裸鼠共80只,移植成功率100%。对移植瘤和瘤源作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测定其肿瘤组织与宿主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值。并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中CEA分布。结果显示,移植瘤的形态和功能特性与瘤源基本一致。对荷瘤裸鼠放射免疫显象结果表明:经腹腔内注射~(131)I-CEA-McAb 72h后,肿瘤显象满意,瘤/肠(T/NT)值为4.3,标记抗体能在肿瘤组织中浓聚。  相似文献   
62.
6例恶性骨源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 X 线表现呈多种样的,可有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但主要是骨质破坏,有时可出现皮质膨胀和囊性变。病变都发生在管状骨,位于骨端或干骺端,恶性和良性征象兼有之。后者有时超过前者。主要诊断依据是局部骨皮质内缘不规则,呈虫咬状破坏。对本病与纤维结构不良恶变为肉瘤、原发性纤维肉瘤、低度恶性神经纤维源性骨肿瘤和恶性组织浆细胞瘤的鉴别,从 X 线表现上作了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3.
<正>吸入麻醉药MACBAR(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of blocking adrengic response)是指行吸入麻醉时,当50%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肾上腺素能反应受到抑制时,该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气内麻醉药浓度。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的MACBAR受不同药物配伍,患者自身生理及病理、年龄、体温、体内酸碱平衡、实验者测定方法、并存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临床麻醉工作  相似文献   
64.
本文报道本院1985年1月~1986年4月收治的18例多发性大肠癌,18例中共有41个癌肿,除1个癌肿是在外院确诊外,余40个癌肿均在本院病理检查确诊。18例中同时癌13例(9.2%)、异时癌6例(3.6%)。 1.分布部位:多数文献强调同时癌的分布具有位于同一部位和邻近肠段的倾向性,并多见于乙状结肠。但本组病例并非如此。对于异时癌的分布部位各家意见不一,有鉴于此,为了减少对本病的漏诊和误诊,必须  相似文献   
65.
残胃肉瘤临床上罕见,我院遇到一例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报道如下: 男,56岁。1972年因胃溃疡行胃次全切术,病理诊断:胃慢性溃疡,术后情况良好。近一年来感中上腹闷胀不适,近一月症状加剧,进食后有梗阻感并逐渐加重。在外院作钡餐检查发现食道下端贲门部有肿块。1985年8月3日在本院作纤维胃镜检查,提示贲门部肿瘤疑为残胃癌,但活检病理切片所见为炎性肉芽组织,于1985年8月9日作残胃切除术。病理检查:残胃标本包括贲门及一小段与  相似文献   
66.
无名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右无名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右无名动脉插动脉灌注管行主动脉弓部手术26例。结果:全组行Bentall手术21例,Cabro手术1例,Weats手术3例,弓部瘤切除1例;26例病人全弓置换3例,次全弓置换23例。体外循环时间89~167(118±3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7~128(89±21)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7~48(29±11)min。病人术后2~10h内全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本组因术中出血死亡1例,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右无名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仅一个切口即可完成弓部手术,在深低温停循环期间可顺利行脑灌注并收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7.
黄疸型肝炎重用大黄,可以缩短病程,已屡有资料报道,笔者在此启发下,遵照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的古训,对妊娠期患有黄疸型肝炎的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治黄疸型肝炎的方剂,配用大剂量大黄,起到消除症状迅速,退黄快,肝功能恢复早的作用,其中并未见到任何不良反应,结果均足月顺产一胎儿,出生后胎儿健康状况均属良好,现整理病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一治疗骨折的可吸收性体内固定装置的发展过程、材料的生物特性、实验研究、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并据此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9.
<正>已故芜湖名老中医陈光甫老先生临床60余载,自拟《平喘宁》治疗哮喘疗效显著本人在临床中也经常采用,均收到明显效果,现将1994~1998的诊治的68例临床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85例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为A、B两组,定时分别检测其INR、D-二聚体浓度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并定时监测术后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AT-Ⅲ:C分别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B组增高,A组无明显变化,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临床轻微出血现象(牙龈出血、眼睑或皮下紫瘢),其中A组4人次(4/50),B组3人次(3/35)。A组无一例出现栓塞,B组中3例患者出现单侧肢体轻微栓塞现象。结论我国南方地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较低强度抗凝治疗是可行的,INR值控制在1.5—1.8范围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