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偏侧咀嚼对大鼠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偏侧咀嚼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偏侧咀嚼大鼠动物模型,8周后处死,取下颌骨进行软X线摄片、定点,运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线距。结果:下颌骨长度、下颌骨体长度实验组较对照组增长,实验组非咀嚼侧较咀嚼侧增长;髁状突高度实验组咀嚼侧与非咀嚼侧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喙突高度实验组咀嚼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咀嚼侧与非咀嚼侧、非咀嚼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下颌角高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咀嚼侧与非咀嚼侧不同,咀嚼侧低于对照组,非咀嚼侧高于对照组。结论:偏侧咀嚼使下颌骨长度、下颌角的发育不对称,髁状突高度发育不足,提示偏侧咀嚼影响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2.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氏Ⅲ类错殆畸形的诊断、提供正确的矫治设计依据及颌面生长发育的研究上,比角度分析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黯诊断及制定矫治计划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核心结合因子与骨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细胞关系密切,是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和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袁达而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发育过程。能诱导大多数与矿化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牙齿发育和矿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核心结合因子基因的突变可导致锁骨颅骨发育异常,同时也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靶位之  相似文献   
24.
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的矫正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科门诊患者中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患者30例,对缺牙数目、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下颌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16例采用了结合减数方法进行矫治,14例采用了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结论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采用结合减数矫治或采用扩大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为使上下颌牙量协调,结合减数方法进行矫治,是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常用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25.
骨形成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有诱导成骨的作用 ,与硬组织的形成、改建有密切关系[1] 。为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BMP分布、表达的变化 ,我们以BMP作为观察骨改建的指标 ,对实验性正畸牙移动兔牙周组织中BMP表达的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1.材料和方法 :选用体重 1.5Kg左右的大耳白兔 2 1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实验 (1、3、5、7、14、2 1天 )组 ,每组 3只。麻醉下将螺旋弹簧结扎在兔上颌切牙与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之间 ,牵引后者向近中移动 ,牵引力为 80g。正常对照组动物于 2 1天后 ,…  相似文献   
26.
联合支抗矫正技术(Combination anchorage technique,CAT)是由美国正畸学专家Thompson[1]医生于1965年创立并不断完善的,是Begg细丝弓技术和直丝弓技术的综合运用.由于其在托槽、颊面管设计上保留了两大技术的原有特点,从而使两大技术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所用的托槽既具有Begg托槽的龈向槽沟,又有直丝弓托槽的水平向槽沟,同时配合使用磨牙颊面管.这种技术既能单独应用Begg矫正技术或直丝弓矫正技术的牙齿移动的方式,又能同时并用进行治疗,因此具有牙齿移动方法选择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牙齿替换障碍影响美观,要求正畸.自诉家族中无此病,其母在怀孕期间曾感冒而服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颜面左右对称,凹面形,两眼位于头的稍外侧,眼距较宽,内眦距离约6 cm,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面下1/3较小,面部皮肤、毛发均正常.口内为混合牙列,7643ⅢⅡⅠ|ⅠⅡⅢ 34567/65 ⅣⅢ 21|12 ⅢⅣ 56,ⅡⅠ|ⅠⅡ残根,6|6/6|6开始近中,全牙弓反(牙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腭盖高拱,双侧锁骨未触及,双肩活动度过大,脊柱四肢无畸形,智力正常.曲面断层片见21|12/43|34恒牙胚,埋伏阻生,-4|4处各存一枚多生牙,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区多生牙2~3枚.临床诊断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埋伏多生牙,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下颌体长度(Xi-Pm)增加2.50 mm(P<0.05),SNB角增加2.58°(P<0.05),ANB角平均减少2.71°(P<0.01);磨牙关系距平均减小2.81 mm(P<0.01),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68 mm(P<0.01),下中切牙垂距(L1-OP)减小1.89 mm(P<0.01),下中切牙突度距(distance of L1-APog)增加1.84 mm(P<0.01),上中切牙倾斜角(U1-APog)减小7.35°(P<0.01);下唇突度(Ls-TVL)增加1.85 mm(P<0.05),颏沟深度(Sm-TVL)增加2.12 mm(P<0.05),颏突度(Pos-TVL)增加2.89 mm(P<0.05)。结论: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促进其下颌骨生长发育,内收上前牙,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侧貌。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面硬组织发育情况,建立吉林省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吉林省内13~15岁正常牙合男性、女性青少年120名,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结果:13、14、15岁组有效下颌长度及14、15岁组下前面高男性明显大于女性,但13岁组上颌突距女性大于男性;与重庆地区比较,吉林省男性和女性的青少年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都明显大于重庆地区,而上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吉林省男性青少年的下前牙突距明显小于重庆地区男性。结论:不同性别恒牙早期正常牙合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McNamara 分析法的正常值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颌面部发育存在差异,提示在矫正治疗时要根据各地区青少年发育的不同特点制定矫治计划。  相似文献   
30.
恒牙早期错He畸形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错He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之一,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目的,对长期市的4030名13~15岁初中学生进行有关错He畸形方面的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以个别正常He为标准进行本项调查。结果 长春市初中学和恒牙早期错He患病率为80.15%;在Angle错He分类中,AngleⅠ类错He所占比例最大,为47.80%;而在毛燮均错He分类中,高度不调所占比例最大,为33.2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