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正>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之一),由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桃仁、红花、当归、枳壳、甘草、川芎和生地黄组成。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现实的贡献。桃仁性平味苦、活血祛瘀;红花、川芎性温味辛,红花活血祛瘀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当归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屋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分为SIT组(81例)及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吸入激素布地奈德(ICS)治疗,SIT组同时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27周及53周时病情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SIT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IT治疗可提高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VAS评分,在53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组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IT联合ICS治疗可明显增加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提高VAS评分,优于单用ICS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福州市孕妇优生知识(K)、态度(A)和行为(B)状况,本文对福州市部分孕妇进行了优生K、A和B调查。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和马尾5个城区街道卫生院建卡的孕妇各68人,孕周>7周,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年龄>20岁共340名。进行优生K、A和B调查问卷的填写,孕妇独立完成。 问卷设计:参照国内有关K、A和B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优生知识(K)参考环境优生学内容包括生育时机,最佳受孕年龄、月份、受孕时机,胎儿致畸敏感期,叶酸的补充时机,接种风疹疫苗后避孕时间,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常见致畸药物与因素;态度(A)如对优生知识的渴望程度,是否愿意参加优生宣传活动,是否愿意把优生知识传授给别人等等;行为(B)如孕妇的孕前、孕中的优生行为。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近6年多收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统计分析。比期间,总收住院病人数7086例,其中高胆病人为1501例,占总住院人数的21.18%。发病率较高的高胆分别是ABO溶血病529例(35.24%);母乳性黄疸450例(4.13%);其它疾病68例(4.55%)。以上病人均分别给予光疗、鲁米那;抗感染、换血及对症治疗等,取得了良好效果。入院时即有胆红素脑病表现的有21例(1.45%);住院后的病人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65.
807例小儿肺炎使用超声雾化的观察福建省泉州安海医院儿科陈莉娜我科自1989年5月至1996年5月使用超声雾化治疗807例小儿肺炎痰液粘稠取得较好疗效。但临床上曾有5例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后出现病情加重,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807例中,男423例,女3...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镇静躁动评分(SAS)后对镇静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操作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S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术前镇静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SAS评分组,对照组患儿由医生根据经验一次性给予咪达唑仑,剂量0.10~0.3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 mg,用药过程中不对患儿进行镇静状态的评估。SAS评分组患儿咪达唑仑剂量初始剂量为0.10 mg/kg,将静脉缓慢推注后,由医生进行SAS评分,并根据评分调整剂量,直至患儿评分达到3或4分(即安静合作至镇静状态)。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咪达唑仑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包括术中躁动、谵妄、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将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时间、参与操作人数及操作者满意度等操作体验情况进行比较,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患儿606例,男364例,女242例;年龄1个月~17岁,平均(3.97±3.94)岁;体重2.4~56.0 kg,平均(16.18±10.65)kg。301例患儿分入对照组,305例患儿分入SAS评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科室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患疾病均以肺炎合并肺不张为主。SAS组儿童未发生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严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用量(0.21±0.06)vs(0.26±0.05)mg/kg,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躁动、谵妄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参与操作人数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满意度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S评分应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术的镇静评估,可指导咪达唑仑的个体化用药、在达到理想镇静效果的同时减少咪达唑仑的使用剂量、减少其不良反应,改善操作者体验,值得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用最佳组方配比,及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权重配方法设立不同配比组方6组,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组方的最佳理论配比。另取56只小鼠进行确证性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2 000 U·kg(-1))组、GSH(12.5 mg·kg(-1))组、GSH(12.5 mg·kg(-1))组、EPO(1 000 U·kg(-1))组、EPO(1 000 U·kg(-1))+GSH(6.25 mg·kg(-1))+GSH(6.25 mg·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GSH(12.5 mg·kg(-1))+GSH(12.5 mg·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GSH(25 mg·kg(-1))+GSH(25 mg·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 mg·kg(-1)+GSH 12.5 mg·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mg·kg(-1)+GSH 12.5mg·kg(-1),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是参与多重生命活动的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凋亡等活动.PI3K/Akt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相关疾病如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关系密切.对PI3K/Akt通路的深入研究将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本研究对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的临床特征及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的发生部位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5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癌的患者以及112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收集其年龄、性别、吸烟史、住院天数,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CT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等资料,回顾性地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及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的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组在年龄≥60岁、住院天数、有吸烟史、吸烟指数≥400支/年的方面显著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组胸闷、气短、胸痛、呼吸音减低均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CT中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组表现为肿块、空洞、肺不张的比例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中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组的胃泌素释放前体、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中男性鳞状细胞癌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扩张伴肺癌组的肺CT中,56例患者累及有336个肺叶,肺癌主要位于右上叶(占总肺叶数的6.3%),支气管扩张主要分布为右下叶(占总肺叶数的9.2%),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假设支气管扩张为肺癌的危险因素,计算出β值为-1.238(P=0.000)。结论 支气管扩张伴肺癌多发于老年及吸烟的患者,以鳞癌比例最高,住院时间较长,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呼吸音减低等临床表现,肺部CT表现为肿块、空洞、肺不张改变,血液学检查提示胃泌素释放前体、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升高时应提高警惕,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有无肿瘤病变,明确诊断。肺癌与支气管扩张在发生部位上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集束化干预策略对烧伤康复期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烧伤康复期患者131例,早期(2016年1月-2017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6例患者为常规组,后期(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的75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医护人员手卫生及多重耐药菌的解除隔离率.结果 实验组各项隔离措施的落实,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知晓率、正确率及多重耐药菌的隔离解除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康复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照顾者各项护理措施执行效果,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提高隔离解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