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加强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对我校2003级医学检验本科生的实践技能考核和课间实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实习医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良好。通过实习医院对我校医学检验本科生在理论应用、实践操作、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建立实践技能评价体系,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携带Survivin-△3(T34A)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口服疫苗对乳腺瘤MCF-7注射细胞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效果。方法人工合成Survivin-△3(T34A)基因,先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和pVAX1载体,获得pVAX1-Survivin-△3(T34A)-EGFP真核表达载体,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小鼠分别口服pVAX1-Survivin-△3(T34A)-EGFP转染沙门菌(实验组)、pVAX1-EGFP转染沙门菌(空质粒组)、沙门菌(对照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后,再皮下注射MCF-7乳腺癌细胞,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Survivin-△3(T34A)蛋白水平,以及测定注射部位瘤块的体积大小。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Survivin-△3(T34A)-EGFP并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得到表达;在空质粒组、细菌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中,肿瘤瘤块平均直径分别为(25.813±0.108)mm、(25.627±0.117)mm、(26.257±0.213)mm、(9.124±0.086)mm;实验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在血清中检测到Survivin-△3(T34A)-EGFP融合蛋白的存在。结论小鼠口服携带Survivin-△3(T34A)真核质粒的沙门菌后,能够抑制MCF-7乳腺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相似文献   
23.
建立适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依据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特点,实施以创业实践引领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本科生导师制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黄芪与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发生免疫性肝损伤,随机分为5组后,黄芪组、赤芍组、黄芪赤芍组分别给予黄芪提取物、赤芍提取物和黄芪赤芍合剂干预后,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黄芪赤芍组与其他组相比较,黄芪赤芍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ALT,MDA,SOD和GSH-Px水平。结论:黄芪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优于黄芪赤芍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5.
探究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和本达女士等人倡导的探究式教学法已成为国际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摸索合作互动中通过质疑、实验、讨论、想象,产生顿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分析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本科74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分析教学法;88名学生为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流行病学教学。教学完成后,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试验组的流行病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7.
黄芪、赤芍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芪、赤芍注射液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和脂多糖(lipopolysaee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BCG和LPS制备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黄芪、赤芍注射液单用及两药配伍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黄芪、赤芍注射液及二者配伍应用均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LDH含量,明显提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活性,配伍用药的小鼠ALT、AST、LDH、SOD、MDA五项指标变化均优于黄芪注射液单用(P0.05)、优于赤芍注射液单用(P<0.01、P>0.05、P<0.05、P<0.01、P<0.05).结论:黄芪、赤芍注射液对BCG和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性作用,黄芪注射液配伍赤芍注射液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性作用优于两药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