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两组:对照(绝经后健康妇女)组、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组。放射免疫检测法检测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对照组血清雌二醇(β-Estradiol,E2)的水平。结果: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E2水平较绝经后健康妇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缺乏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对白内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质粒转移与鲍曼不动杆菌环丙沙星(CIP)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将鲍曼不动杆菌CIP耐药菌株(供体菌)与E.coli(C600SMRLac-)(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及接合子的CIPMIC值。结果:16株CIP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其中5株CIP耐药株与受体菌成功发生了接合,CIP耐药性接合转移的发生率为31.25%(5/16)。接合子的CIPMIC值比受体菌增加了30~500倍,其中1株接合子对CIP呈现低水平耐药。结论: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的CIP耐药性与质粒有关,且能够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之间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PD)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O)5期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济医院)30例慢性肾脏疾病5期心肾综合征予以腹透置管术后并立即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观察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前后心功能不全症状、血肾功能、血红蛋白、血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平均收缩压、血钾等指标变化。结果30例患者经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平均疗程为109.2±36.4h,腹透液总量为8.67±4.34L,平均每日腹透液超滤量为640.0±480.0ml。其中29例心功能不全症状均好转,治疗后患者氮质血症症状、血BNP、收缩压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CKD5期心肾综合征患者腹透置管术后两周以内应用APD治疗CKD5期心力衰竭.能早期改善患者毒素潴留和心功能不全症状。  相似文献   
74.
<正>收集2011-01—2012-03笔者所在门诊部健康查体的3173名军地青年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超声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73名。男2560名,女613名;年龄17~32岁,平均21.2岁。按类别分为应征入伍的新兵组、入伍3年以上的老兵组及地方大学应届毕业的学生组,其中新兵组1156名,老兵组869名,学生组1148名;按年龄分为17~  相似文献   
75.
陈胜  李士亭  方友平  谈进  倪耀军 《重庆医学》2011,40(28):2882-2884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伴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并分析23例食管异物伴穿孔的病例资料。颈段食管穿孔者3例,胸段食管穿孔者20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穿孔均行开胸探查。根据食管损伤程度及严重累及范围分别采取食管切开异物摘取、食管修补、纵隔引流、食管部分切除、瘘口修补等手术。结果 3例颈段食管穿孔均治愈,1例胸段食管穿孔死于严重的纵隔及胸腔感染,22例经外科手术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而痊愈。结论对食管异物伴穿孔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及防治继发性胸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是降低异物性食管穿孔病死率的关键。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商品肉羊杂交生产、羔羊育肥、秸秆饲抖生产、种草养羊、疾病预防、适时屠宰以及科学管理综述了安徽省优质肉用羔羊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分析5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局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的分布特征;应用ELISA法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2、3周时外周血sIL-2R.和TNF-α的水平,并将所得结果与30例正常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癌周TIL和TAM的浸润密度大于癌巢间质(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L-2R及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手术创伤使机体免疫功能在术后短期内受到抑制.患者免疫功能的损害程度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动态检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外周血sIL-2R和TNF-α的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判断肿瘤的病变程度及疗效等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析超声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诊疗且在过程中需行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于超声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应用传统导感定位法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阻滞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误入血管不良事件少,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阻滞效果良好,麻醉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9.
摘要:目的:探讨厚朴酚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性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影响。方法:人NSCLC Calu3细胞在培养中单独使用紫杉醇间歇性处理或与厚朴酚联用处理3个月后,分离细胞并在体外检测其药物敏感性,使用MTT法检测药物诱导的生长抑制,通过测量细胞中P糖蛋白(Pgp)荧光底物钙黄绿素的积累来定量Pgp外排活性。结果:连续使用紫杉醇处理会导致紫杉醇耐药性的发展,并对多药耐药性Pgp底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而厚朴酚/紫杉醇的组合阻止耐药性的发展,并且细胞仍具有化学敏感性。当用联合方案治疗耐药细胞时,可以克服紫杉醇耐药性。结论:厚朴酚/紫杉醇联合用药可抑制耐药性的发展并逆转紫杉醇耐药性,使紫杉醇耐药细胞重新对紫杉醇敏感。  相似文献   
80.
本文应用PCR技术及Maxam-Gibert核苷酸定序方法,直接应用体内DNA序列来研究烷化产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发现:在184个克隆株中检出34个G→A突变,其中68%发生在GGT,GGA的中间G上,而AGG、GGG、TGT、、TGC、CGA、GCG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