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合并复方甲氧那明对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96例轻、中度的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纽。CA组(Corticosteroid/Asmeton组)49例:给予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2~#tid口服,加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300μg吸入;C组(Corticosteroid组)47例:仅给予BDP每天600μg吸入。疗程12周。结果:治疗前、后的症状计分:CA组分别为(1.8±0.7)和(0.13±0.16),C组分别为(1.9±0.9)和(0.13±0.1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2周使用速效β_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CA组(2.3±1.3)与C组(5.9±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治疗前后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为(31±11)ng/L和(20±9)ng/L、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为(97±53)μg/L和(84±43)μg/L以及ACTH激发后血浆皮质醇的变化率为(156±78)%和(75±44)%,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A组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皮质类固醇的吸入合并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可降低较高剂量皮质类固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抑制作用且具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结肠息肉形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结肠息肉的患者设为病例组(154例),肠炎及未见异常者设为对照组(98例)。调查所有入组人员饮食及生活习惯、PPIs服用等情况,并测定血胃泌素水平。各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PPIs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及生长部位有关(P0.05),结肠息肉组中服用PPIs的患者与未服用PPIs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有显著差异[(115±19.4)ng/Lvs(66.4±8.4)ng/L],P0.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两者间胃泌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191,P0.05),且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PPIs变量无统计学意义(P=0.081,P0.05)。结论本研究无法证实与结肠息肉形成是否存在必然相关性,PPIs与结肠息肉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在于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为外科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骨折患者的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CT资料,三维图像表现及特征。结果三维重建对骨折的显示较为直观,特别是三维重建对凹陷性骨折、脱位、旋转和骨外板的显示最佳。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轴位CT扫描的补充,结合轴位CT图像可以更准确、全面的了解骨折情况。  相似文献   
54.
老年人群中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老年人群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老年人食管-胃连接处抗反流机制减弱、食管运动异常以及内脏高敏感是导致GERD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些机制均与精神心理及"肠脑"互动异常有关.早期识别和评估老年GERD患者是否伴有精神心理发病因素或合并精神心理异常表现的情况,将有助于改...  相似文献   
55.
鸟苷酸环化酶-C(GC-C)主要表达于肠上皮细胞,其与GC-C激动剂结合后激活GC-C相关信号通路,可促进肠道分泌、降低内脏痛觉敏感度、抑制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GC-C激动剂已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慢性特发性便秘等疾病,其在肠道准备、缓解非肠道内脏器官疼痛、防治结直肠肿瘤等领域也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该文就GC-C激动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郭明刚  陈胜良 《吉林医学》2012,33(13):2705-2706
目的:闭孔疝误诊、漏诊率较高,探讨其有效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闭孔疝回顾性分析。结果:闭孔疝右侧15例,左侧4例,结合腹部X线片与B超、盆腔CT检查提高诊断率,手术均治愈。结论:闭孔疝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早期诊断率低,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掌握早期手术指针,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是突触后致密物(PSD)的主要构成蛋白之一。CaMKⅡ因其特殊的自身磷酸化机制,可形成突触后膜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CaMKII尚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且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中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aMKⅡ的独特结构、自身磷酸化机制及其与内脏高敏感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IBS 的常规治疗药物包括肠道平滑肌作用药物(如促动力药和解痉药)、助消化药物、辅助通便药物(如渗透性泻剂)和微生态制剂等。非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包括医患沟通、中枢神经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等,是 IBS 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难治性病例。现就 IBS 非常规药物治疗的策略、措施,以及临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随着对胃肠激素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肽类激素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综述胃肠肽类激素与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和治疗等方面联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0.
胃内胆汁反流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胆汁和十二指肠其他内容物的反流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等是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溃疡乃至肿瘤的重要病因。胃部分切除术后 ,胃肠解剖结构的改变使十二指肠 胃反流危险增加 ,是残胃炎、残胃癌等的发病机制之一[1,2 ] 。然而 ,无手术史病人胃内胆汁反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 ,这些病人中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Hp感染、胃内 pH值以及胃 食管反流病 (GERD)等的关系尚不尽明确。本研究通过胃内pH值和胆汁反流联合动态监测探讨无手术史病人的胃内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GERD、胃内 pH值等的关系 ,以期加深对胃内胆汁反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