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必要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4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5.8%。另2例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36例一次取尽结石,11例分2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8%,1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10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天。结论: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套管针(简称留置针)输液,具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患儿输液局部疼痛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其在临床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并发症预防及观察护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我院于1999年引进了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在其应用和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一2012年8月在我院正常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U,治疗组60例产妇在胎儿立即肌注缩宫素10U并联用卡孕栓1粒舌下含服.记录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并且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减少其产后出血,并且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期性预防性抗生素封管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长期带管患者中预防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价值。方法将因临床需要PICC置管并长期带管治疗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每隔30d采用5mg万古霉素和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连续封管6d,其他时间采用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采用300U肝素钠加于5ml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间导管留置时间和CRBSI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77.1±33.8)d,与对照组的(68.2±28.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1,P=0.187)。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28/1000导管留置日,对照组为1/1000导管留置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6,P=0.232)。结论采用周期性预防性抗生素封管不能提高PICC留置时间和降低CRBSI的发生率,由于高浓度抗生素封管有潜在产生耐药菌的风险和增加患者医药费支出,不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胸痹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病是指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论述的“胸痹心痛短气病”,本病在现代医学中并非是一种病,而是分散在内科各系统疾病中的一个综合性病证,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见。五年来我们对60例胸痹病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并作了临床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管理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17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带管回家,PICC小组对患者进行带管回家健康教育和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对导管进行护理管理,与同期29例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插PICC并留院治疗的比较.比较带管回家组与留院治疗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 经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引人流程管理,带管回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留院治疗组为20.7%,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P=0.37).带管回家组置管时间为(84.59±30.89)d,高于留院治疗组的(53.48±24.97)d (t=3.734,P=0.001).结论 良好的健康教育和流程管理可以肿瘤患者PICC置管带管回家成为一种安全模式,提高PICC的成本-效益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的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BMSCs,连续传代3次;MTT法检测在0~1nmol/L浓度范围内17β-E2对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测定BMSCsDN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添加不同浓度17β-E2诱导培养后BMSCs中骨骼肌分化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HC)、myogenin和desm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7β-E2可增强BMSCs的增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关系,最佳促增殖浓度为1nmol/L;1nmol/L17β-E2诱导组与对照组BMSCs DNA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P0.05)。而两组细胞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17β-E2干预组下降缓慢。17β-E2可增加BMSCs三种骨骼肌特异标志物myogenin、MHC和desmin的表达。结论 17β-E2对BMSCs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且能增强骨骼肌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动态CT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的方法 和价值.方法 分别在屈膝0°、10°、20°、30°时用CT检测30例60膝髌股关节,观察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髌股关节的排列,测量各屈曲度髌股关节的股骨滑车角、相称角及外侧髌股角,分析不同角度对髌股排列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分别在膝关节0°、10°、20°、30°选取髌骨棘与股骨滑车凹最深的层面测量,有15膝的相称角大于16°,为髌骨外侧半脱位,16膝为髌骨外倾,10膝髌骨外侧倾斜合并半脱位.统计学分析证实膝关节屈曲10°和20°对髌骨外倾、半脱位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CT能评估髌股关节排列,膝关节屈曲10°和20°是诊断髌股关节排列异常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小儿特重度烧伤休克期护理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2002年5月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87例,在休克期的输液护理过程中,针对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加强输液管理,精确计算补液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肾脏功能;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种类。结果:87例中治愈86例,治愈率为98.6%。结论: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及时、准确补充液体,有利于患儿渡过休克期,将直接影响全病程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20.
概述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现状,针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