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4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39篇 |
内科学 | 65篇 |
皮肤病学 | 62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334篇 |
预防医学 | 166篇 |
眼科学 | 26篇 |
药学 | 127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95篇 |
肿瘤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对维胺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了解维胺酯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探索其合理联合用药。方法设计两阶段随机双盲交叉试验,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首先口服伊曲康唑200 mg或安慰剂,每天1次,连续服用5 d,在d 4,空腹口服维胺酯100 mg,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量血浆中维胺酯浓度。结果合用伊曲康唑后维胺酯平均峰浓度增加[(21.21±11.65)μg.L-1vs(27.12±13.83)μg.L-1,P<0.01],平均达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2.38±0.35)hvs(2.13±0.35)h,P>0.05],平均消除半衰期延长[(2.71±0.38)hvs(4.43±0.93)h,P<0.01],平均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增大[(137.32±80.16)h.μg.L-1vs(215.19±113.01)h.μg.L-1,P<0.01],平均驻留时间延长[(4.42±0.22)hvs(6.81±0.75)h,P<0.01]。结论伊曲康唑能明显影响维胺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提示维胺酯可能部分经CYP3A4酶代谢。因此,在临床上两药合用治疗痤疮的同时,应注意维胺酯的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利用内标微透析采样技术,同步研究尼古丁透皮贴剂的血液和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获得其较全面的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以健康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尼古丁透皮贴剂经皮给药,磷酸可待因作为微透析采样的内标物,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液和皮肤微透析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利用DAS 2.1药动学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尼古丁在血液和皮肤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16 986.00±486.00)min和(1 597.00±851.00)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9 235.42±1 801.92)mg·mL-1·min和(56 328.82±24 900.42)mg·mL-1·min,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00±0.50)mg·L-1和(32.00±5.00)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25±200)min和(570±106)min。尼古丁在血液与皮肤的药动学参数相比,AUC0-∞、Cmax、tmax在皮肤中较大,MRT0-∞在血液中较大。结论:尼古丁透皮贴剂经皮给药后,在血液与皮肤的药动学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与联系,药动学参数证明尼古丁通过透皮渗透在皮肤中以相对较高的浓度蓄积,能达到快速、有效的吸收,进入血液后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且维持稳定,发挥显著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调查2017年上海市医院中医诊疗相关感染风险,为改进中医诊疗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12月10日-12月31日对上海市96所二级以上医院中医医疗技术开展情况及其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针灸、拔罐、刮痧、推拿开展情况、类型及相关用具消毒与处置措施)进行调查。结果 96所医院有91.21%开展针灸诊疗,使用针灸类型最多的为毫针(26.12%),82.35%的医院针具均不复用,7.06%的医院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85.71%的医院开展了拔罐诊疗,使用拔罐类型最多的为普通拔罐(53.85%),对于罐具的消毒,65.63%的医院采用浸泡,17.71%的医院采用自动清洗机,16.67%的医院采用擦拭;医院等级及门诊量与针、罐具处置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8%的医院开展刮痧诊疗,采用最多的刮痧器具材质为牛角(61.11%),对于刮痧器具的消毒,58.82%选择浸泡,41.18%选择擦拭。结论上海市医院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多个感染风险环节,二、三级医院都存在针、罐具处置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医院的中医诊疗器械消毒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及其致病菌的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间妇科检查的女性5126例资料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耐药性及其与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5126例妇科检查者中,检出2068例生殖道感染,其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58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27.03%,革兰阳性菌占33.97%和真菌占39.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73%和71.92%),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00%和1.04%);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71%和79.74%),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4%和5.01%);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49.12%)较高,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5%和7.86%);经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35岁、居住农村地区、文化程度低、盆浴、既往流产史等因素具有相关性,也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患者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真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且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不同,通过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菌的产生;通过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可针对性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合理开展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对防治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5.
探讨在基层医院临床科研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提升基层医院临床科研水平和质量.以浙江中部东阳市人民医院为实例,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培训并将其理念融入临床科研实践中.东阳市人民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显示了极大的效益潜力,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促进医院临床科研效能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百克瑞与传统方法治疗会阴创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温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孕妇5820例,其中选择会阴侧切创口愈合不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百瑞克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清创换药、红外线照射、微波照射等.对比两组患者会阴创口疼痛等级、愈合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两组治疗后会阴创口疼痛等级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390、4.102,均P<0.01);实验组疼痛等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8,P<0.01);两组治疗后会阴创口愈合等级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8.391、7.790,均P<0.01);两组治疗后创口愈合程度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1.293,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07、13.983,均P<0.01).结论 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百克瑞治疗会阴创口愈合不良,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7.
静脉滴注患者1328例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住院部患者静脉滴注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10年1~6月住院500例患者中静脉滴注医嘱共1 328份.找出使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328份医嘱中,共有不合理医嘱224份,占全部抽查医嘱的16.9%,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溶媒的选择、药物的配伍、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滴速等方面.结论 我院住院部静脉滴注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规范使用,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责,在静脉滴注医嘱审查方面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测定消炎止痢灵片中甲氧苄啶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桨法,以0.01 mol·L-1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 min-1,取样时间60 min.HPLC法采用Zorbax SB-C18(1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1 mol·L-1乙酸铵溶液(33∶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为25℃.结果 甲氧苄啶0.0812 ~0.812 μ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1),平均回收率97.8%,RSD=1.09%(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行,能用于消炎止痢灵片中甲氧苄啶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定,对1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筛查,其中有86例合并焦虑症,将该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4例)和B组(42例).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黛力新片,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SAS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46%(42/44),B组为78.57%(33/42),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x2=1.2116,P<0.05).治疗前A组和B组SAS评分为(66.60±5.60)分和67.22±5.3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A组和B组SAS评分为(44.30±9.52)分和58.04±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焦虑症发生率较高,黛力新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人合并焦虑症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