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7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154篇
临床医学   1461篇
内科学   852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171篇
特种医学   6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963篇
综合类   3431篇
预防医学   1589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275篇
  7篇
中国医学   1366篇
肿瘤学   39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以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为起点,思考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教育技术的历史沿革和教育技术的本质出发,在分析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2.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探讨特殊类型——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方法采用光镜观察(HE)结合临床资料对9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较年轻,年龄5—33岁,平均14.7岁,其中8例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为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结论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发病于青少年,以小脑居首。(多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最近才被描述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其生物学行为上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有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2名肾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sCD30和PRA水平。对明确有排斥反应、可疑有排斥反应以及不能区分排斥反应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活检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穿刺证实为急性排斥(BPAR)反应组(n=16)sCD30值(185.3±42.6)U/mL显著高于非排斥组n=26,(75.3±22.7)U/mL,(P<0.005)。当sCD30和PRA阳值分别定为大于100U/mL和大于10%时,sCD30和PRA预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56.3%对31.3%、特异度92.3%对92.3%、准确度78.6%对69.0%、阳性预测值81.8%对71.4%、阴性预测值77.4%对68.6%,sCD30阳性组和PRA阳性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对危险度为3.6对2.3。结论sCD30和PRA阳性是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sCD30与PRA相比更有助于预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54.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奇霉素,剂量10mg(/kg.d),每日1次,连续静滴4d,停药3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红霉素,剂量为30mg(/kg.d),每日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结果阿奇霉素组有效率为97.8%,红霉素组有效率7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及肺部体征好转时间阿奇霉素组均优于红霉素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红霉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55.
目的通过观察79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阐明淋巴细胞凋亡(LA)在HSP中的表现及与各种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过程中淋巴细胞凋亡分组进行测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出凋亡比率,然后将急性期与正常组比较、病情较轻的HSP皮肤型与病情较重的HSP复合型比较、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常规方法治疗未愈的治疗前后比较、常规方法治疗及加用免疫抑制剂方法的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急性期患儿组较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有显著延迟(P<0.01),恢复期患儿组较急性期患儿组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有明显改善(P<0.01),恢复期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无明显的差异(P>0.05),经常规方法痊愈的HSP皮肤型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情况已得到改善(P<0.01),但急性期未痊愈的HSP复合型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情况未得到改善(P>0.05),急性期病情较重的HSP复合型较病情较轻的HSP皮肤型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明显(P<0.05),应用雷公藤、激素、甲氨喋呤等免疫抑制剂后淋巴细胞凋亡加速(P<0.01)。结论急性期过敏性紫癜存在淋巴细胞凋亡的延迟,且症状较重HSP较症状较轻HSP的淋巴细胞凋亡延迟明显;经治疗达临床痊愈的恢复期过敏性紫癜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已达正常水平;常规方法治疗可使症状较轻的HSP淋巴细胞凋亡延迟得以改善,但对症状较重的复合型HSP的病例,须加用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激素、甲氨喋呤等使淋巴细胞凋亡加速,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956.
笔者1991年1月至1998年10月在诊治鼻出血患者中,有80例为后鼻腔出血。采用两种止血方法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法用锥形凡士林纱布球作后鼻腔填塞止血,第二种方法用气囊作后鼻腔压迫止血。 锥形凡士林纱布球作后鼻腔填塞止血法 凡士林纱布球长约2.5厘米,前端直径约0.5厘米,后端直径约1.2厘米,前端系上两根粗线,便于操作和固定。操作时将一导尿管从出血侧鼻腔底经鼻咽插到口咽部,用血管钳从口中拉出,将预制的锥形纱布球前端  相似文献   
957.
加味温胆汤对恶急性衰老大鼠脑自由基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D-半乳糖所致老大鼠脑自由基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cD-半乳糖48mg/kg/d)、加味温胆汤组(10g/kg,ig,ScD-半乳糖48mg/k/d),连续40天,取大脑皮质测定SOD、MDA、GSH-Px、MAO、LPF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注射D-地乳糖后,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MAO活性增高,而LPF及GSH-PX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58.
放疗联合鬼臼噻吩甙、司漠司汀治疗脑转移瘤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脑转移患者越来越多。治疗脑转移瘤有多种方法,我们自1991年以来利用放疗联合鬼臼噻吩甙(VM-26),司漠司汀(Me-CCNU)治疗脑转移瘤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959.
本实验通过不同的方法研究了绿茶对香烟烟雾凝结物的致突变性的抑制作用。目的在于探讨用简单的方法降低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绿茶:信阳毛尖产自商城县苏仙石镇东河村(豫南农专加工)。香烟:郑州卷烟研究所试制858型。苯并比:SIGMA公司生产。叔丁基茴香醚(BHA)北京市肿瘤研究所赠。儿茶酚:北京市肿瘤研究所赠。二甲亚砜(DMSO):上海化学试剂供应站。大白鼠: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香烟烟雾凝结物(CigaretteSmokingCon-deses,CSC)和绿茶水浸出物制备均参考…  相似文献   
960.
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炼镍工人中肺癌及鼻腔癌的发生率都有增长的趋势。据[Pederson 1953~1971调查挪威炼镍工厂1916人中,证实呼吸道癌的发生率确有上升。若将该组工人中呼吸道癌的患者和所有死亡者及挪威癌症统计中心的数字对比,发现在烧锻、冶炼和电解车间的工人中,已发现和预期的肺癌发生比率为7∶1,鼻腔癌为40∶1。作者认为癌的发生率增加,是由于工厂空气中镍元素的污染。鼻腔癌在形成之前,先出现上皮的癌前改变,因而有可能施行癌前普查。本文资料乃根据在挪威炼镍厂工人以及两对照组人群中进行鼻腔普查,并从鼻中甲前端粘膜咬取活检,对粘膜的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