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bg)等危险因素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方法对1017例CHD组和470例对照者组分别进行血浆Fbg浓度及其相关基因((Hae Ⅲ多态性)测定分析。外周血白细胞抽提脱氧核糖核苷酸(DNA),采用酚/氯仿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加酶切技术检测Fbg(Hae Ⅲ多态性。血浆Fbg浓度(200~400mg/dl)测定采用凝血酶法。血脂测定采用标准酶法。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选标准:①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者;②本次入院确诊者。每日吸烟1支以上超过1年定为吸烟者。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浆Fbg水平是CHD危险因素;(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Hae Ⅲ多态性和吸烟对血浆Fbg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除已公认的CHD危险因素外,血浆Fbg浓度增高可能也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明显受其基因(HaeⅢ多态性和吸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再灌注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及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 方法:中华小型猪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组、替罗非斑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结扎3 h , 松解1 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血一氧化氮 (NO) 的含量;采用催化L-Arg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观察正常、再流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内NOS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1)替罗非斑组可提高血NO水平(P<0.05-0.01),增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c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减少再流区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P<0.05-0.01)。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不能提高血NO水平,增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c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仅能减少再流区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及其mRNA表达。 结论:替罗非斑可能通过保护内皮细胞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并不能保护内皮功能,仅能减轻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13.
急性心肌梗塞(AMI)7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9例和健康人53例的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轻链-I(CMLC-I)测定结果,健康人均在2.1ODP/N以内,按国际公认标准正常值定为<2.1ODP/N。AMI患者的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8.6%,阳性率在发病后4h内达55.0%,18天阳性率仍为54.2%,其阳性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对诊断AMI亦优于CK-MB。CMLC-I的释放持续而稳定,不受心肌灌注血流影响。血清CMLC-I升高者经物理方法处理后,可分辨出由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所致。  相似文献   
414.
目的 :探讨细胞分化抗原 (CD ) 40与CD40配体 (CD40L )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明胶酶 (MMP2 和MMP9)及其抑制物 (TIMP1和TIMP2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膜共孵育体系 (细胞比例 1∶1) ,观察内皮细胞明胶酶及其抑制物活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以及阻断CD40与CD40L相互作用对上述效应的影响。  结果 :共孵育 18小时后内皮细胞MMP9和活化型MMP2 活性分别增强 2 3 8和 3 40倍 (P <0 0 1) ;阻断CD40L的作用可抑制此效应分别达 60 1%和 5 3 6% (P <0 0 1)。同时 ,活化型MMP2 与酶原型MMP2 活性之比由 0 2 5升至0 47(P <0 0 1) ,阻断CD40L的作用后降至 0 3 7(P <0 0 1)。明胶酶蛋白表达与酶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而TIMP1和TIMP2 活性和蛋白表达不受巨噬细胞膜或抗CD40L抗体的明显影响。  结论 :巨噬细胞通过CD40与CD40L相互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明胶酶活性及蛋白表达 ,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15.
长期以来人们对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主要局限于凝血和血栓形成方面,因此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血小板作为"炎症细胞"其活化惑释放的一些炎症介质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斑块的不稳定关系密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故ACS亦被称为动脉硬化血栓性疾病,而血小板是唯一的既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又作用于血栓形成的细胞,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抗血小板治疗在ACS发病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循证医学研究(Cure试验、Credo试验)显示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可明显减少ACS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再次证明抗血小板治疗在ACS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16.
4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因子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2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57例(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不合并代谢综合征45例(非代谢综合征组).检测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并以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其病变程度.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和病变总积分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较为普遍,且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18.
目的:比较在相同患者中杂交置入的CYPHER和TAXUS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比率,以排除患者因素对再狭窄的影响,判定2种支架再狭窄率的真实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6年4月于北京阜外医院接受杂交置入并完成6个月造影随访的患者101例,其中CYPHER支架170枚,TAXUS支架138枚,据此分成2组。结果:2组基线病变的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PHER组支架内和病变血管段再狭窄率均低于TAXUS组(分别为:5.2%∶12.8%,P<0.05;6.5%∶15.4%,P<0.05),最小管腔直径和晚期管腔丢失CY-PHER组也明显低于TAXUS组[分别为:(2.01±0.02)∶(1.96±0.03)mm,P<0.01;(0.11±0.04)∶(0.31±0.02)mm,P<0.01]。结论:CYPHER支架再狭窄率低于TAXUS支架。  相似文献   
419.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其狭窄病变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总结对其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性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26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对5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的狭窄病变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结果:冠状动脉造影2680例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0例,占1.12%,5例PTCA和ICS手术全部成功,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狭窄病变施行PTCA和ICS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0.
目的 比较牛物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山东古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和非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美国Cordis公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5月至2006年1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置入Excel支架[E组:n:350,(58.1±10.9)岁]和Cypher 支架[C组:n=241,(56.4±10.7)岁]的591例患者.结果 临床基线上E组既往心肌梗死(MI)比率大于C组,左主干病变比率少于C组,而3支病变比率大于C组.基线病变特点上E组参照血管直径、支架卣径、后扩张比率和支架内最小直径均小于C组.两组介入成功率均为100%.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E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比7.1%,P=0.641),其巾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MI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两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比0.0%,P=0.274;2.0%比1.2%,P=0.747;5.4%比5.8%,P=0.857).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E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比0.4%,P=0.649),早期、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牛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6%比0.0%,P=0.516;0.3%比0.4%,P=1.000).7个月造影随访支架内和血管段冉狭窄率E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比3.2%,P=0.725;5.6%比3.2%,P=0.505),但支架内和血管段的管腔晚期丢失E组均明显小于C组[分别为(0.18 ±0.07)mm比(0.21±0.08)mm,P<0.001;(0.21±0.09)mm比(0.23±0.11)mm,P:0.003].结论 Excel和Cypher支架在真实世界应用具有相似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