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5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力衰竭(心衰)的特点,及其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异同。方法:以STEMI后发生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01-01至2005-12-01入住我院的此类患者1036例,搜集其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治疗和转归情况,依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糖尿病组(n=320)和非糖尿病组(n=716)。统计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比较两组急性期心衰的特点、治疗及转归,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对STEMI后急性期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其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以及左心室舒张末的内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容积的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峰速度(A)比值<1、1~2、≥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前后,糖尿病对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终点风险(HR)分别为2.4(95CI1.9~3.0,...  相似文献   
392.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左室瘘二例谭慧琼,姚康宝,高润霖,陈纪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与任一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而左冠状动脉左室瘘非常罕见。我们遇见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41岁,阵发性心前区痛4年,常于劳累和下半夜发作,含服硝酸甘油2...  相似文献   
393.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其狭窄病变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总结对其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性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268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对5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的狭窄病变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结果:冠状动脉造影2680例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0例,占1.12%,5例PTCA和ICS手术全部成功,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起源异常冠状动脉合并狭窄病变施行PTCA和ICS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4.
年轻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54例年轻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吸烟史者占85.2%,饮酒史者占33.3%,少数患者尚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占20.4%,单支病变者占57.4%,双支及3支病变者各占11.1%。其中室壁瘤形成者占35.2%。本组患者以心肌梗塞为首发表现者占59.3%,多有明显诱因(占61.1%)。  相似文献   
395.
年轻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布及聚集状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年轻人中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状况 ,为早期年轻人防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患者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年龄≤ 40岁 ) 1 78例作为疾病组 ,并以年龄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年轻人 7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了传统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史、家族史 )和新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 (HCY)、脂蛋白 (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 (CRP)在两组间的变化特点及聚集情况。结果  (1 )在传统的危险因素中 ,疾病组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 (TC)水平、吸烟和家族史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新的危险因素中 ,疾病组的血浆HCY(2 1 66± 1 8 2 2 ) μmol L和CRP(5 78± 6 90 )mg L比对照组的血浆HCY(1 4 94± 8 97)μmol L和CRP(2 87± 2 0 0 )mg L明显增高 (P <0 0 1 ) ,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 )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危险因素者明显增多 (P <0 0 5) ,2种以上新危险因素聚集增加 ,3种新危险因素聚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传统危险因素聚集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 (OR值为 2 4,95 %CI:1 31 5~ 4 2 75)、TG(OR值为 1 8,95 %CI:1 2 1 5~ 2 541 )、HCY(OR值为 1 9,95 %CI:1 0 60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应用的临床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 2 0 0 2年 4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 4 0 0例冠心病患者 4 15处病变置入 4 5 0个Cypher支架的临床近、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在 4 15处病变中弥漫性病变 12 6处 (30 4 % )、分叉病变 98处 (2 3 6 %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5 5处 (13 3% )、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4 5处 (10 8% )、开口部病变 2 3处 (5 5 % )。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9 5 % ,术中和住院期间无死亡 ,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5 % (2 / 4 0 0 ) ,35 7例患者随访超过 6个月 ,1例死于癌症 ,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9例进行了靶血管重建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 5 %。 6~ 8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8 8% (支架内为 3 8% ) ,靶病变重建率为 1 9%。结论 有选择地应用Cypher支架是安全和有效的 ,在适当放宽病变的适应证后 ,其支架内再狭窄率仍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397.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应用β射线 (90 Sr/90 y)进行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对国人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自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对 5 3例患者 [男 4 9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3 2± 9 8)岁 ]5 5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支架直径≥ 2 5mm ,1 0mm≤病变长度≤ 30mm) ,在球囊 (1 0处病变用普通球囊 ,4 5处病变用切割球囊 )满意扩张后 ,应用Beta Cath系统 (Novoste)进行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放射源长度 4 0mm。术后 8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 ,用MEDCONViewer软件包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QCA)分析。结果  5 3例患者 5 5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均被满意扩张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全部成功 ,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痉挛 1例 (1 8%) ,无其他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期中无死亡 ,随访≥ 8个月 33例患者中 1例 (3 0 %)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6例 (1 8 2 %)进行靶血管重建术。该 33例患者中 2 9例(87 9%) 30处病变进行了随访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率在支架段为 1 0 0 %(3/30 ) ,分析段为 2 3 3 %(7/30 )。最小管径直径术前为 (0 41± 0 2 2 )mm ,术后即刻为 (1 99± 0 42 )mm ,8个月随访时为 (1 73± 0 82 )mm ,平均病变长度为 (2 3 3± 5 4)mm。全部患者无晚期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 应用90 Sr  相似文献   
398.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窗。方法: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 再灌注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分为2小时移植组、2小时对照组、1周移植组和1周对照组,每组7只。移植组在结扎后2小时和1周经冠状动脉移植(8~10)×10~7个 PKH26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培养基结扎后6周检测心功能变化并行了病理检查。结果:两个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区均可找到移植细胞,其Ⅷ因子和 desmin 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结扎后6周较结扎后90分钟相比.2小时移植组的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度和心排量显著升高(P<0.05);1周移植组的左心室舒张未压和心排量显著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显示结扎后6周时2小时移植组的每搏排血量和心排量显著高于2小时对照组(P<0.05);1周移植绀结扎后6周-结扎前射血分数的差值明显高于1周对照组 (P<0.05)。两移植组结扎后6周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1周移植组梗死区的小血管数量明显高于2 小时移植组(P<0.01)。结论:在结扎后2小时和1周时经冠状动脉移植的骨髓细胞均能定植于心肌梗死区,并可向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有改善心功能的潜能。在结扎后1周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99.
目的 比较牛物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山东古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和非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美国Cordis公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5月至2006年1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置入Excel支架[E组:n:350,(58.1±10.9)岁]和Cypher 支架[C组:n=241,(56.4±10.7)岁]的591例患者.结果 临床基线上E组既往心肌梗死(MI)比率大于C组,左主干病变比率少于C组,而3支病变比率大于C组.基线病变特点上E组参照血管直径、支架卣径、后扩张比率和支架内最小直径均小于C组.两组介入成功率均为100%.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E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比7.1%,P=0.641),其巾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MI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两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比0.0%,P=0.274;2.0%比1.2%,P=0.747;5.4%比5.8%,P=0.857).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E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比0.4%,P=0.649),早期、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牛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6%比0.0%,P=0.516;0.3%比0.4%,P=1.000).7个月造影随访支架内和血管段冉狭窄率E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比3.2%,P=0.725;5.6%比3.2%,P=0.505),但支架内和血管段的管腔晚期丢失E组均明显小于C组[分别为(0.18 ±0.07)mm比(0.21±0.08)mm,P<0.001;(0.21±0.09)mm比(0.23±0.11)mm,P:0.003].结论 Excel和Cypher支架在真实世界应用具有相似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00.
使用5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689例体会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探讨常规使用较小直径 ( 5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患者 6 89例 ,按其造影时首先选用 5FJudkins型造影导管抑或 5F共用型造影导管分为Judkins型导管组 (n =36 3)和共用型导管组 (n =32 6 )。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  结果 :共用型导管组 32 6例中 32 1例 ( 98 5%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成功 ,Judkins型导管组 36 3例中 343例 ( 94 5% )经绕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成功 ,共用型导管组的造影成功率明显高于Judkins型导管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Judkins型导管组的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7 5± 5 5分和 30 8± 2 0 1分 ,而共用型导管组的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5 4± 3 4分和 2 4 2± 1 0 4分 ,均少于Judkins型导管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①使用较小直径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不需严格卧床 ,患者损伤小 ,止血方便 ,血管并发症少 ,可作为某些经选择病例的首选径路。②合理选择适于桡动脉径路的造影导管对提高手术操作的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