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EGB干预组。后两组采用高脂饮食4周,按30 mg/kg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诱导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EGB干预组给予50 mg·kg-1·d-1EGB连续灌胃12周。治疗结束取血生化检测血糖、血脂水平,放免法检测血胰岛素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GR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G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GB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使肝组织GR 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明显减低。结论:EGB具有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GR基因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肝内脂肪沉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确定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胸腹水白蛋白的检测限,并做其检测范围线性评价。方法:制备空白样品,选择近检测限和病理高值的病人样品。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做检测低限和生物检测限分析,采用EP-6P做线性评价和多项式做线性评价。结果: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的检测低限为0.47g/L,生物检测限为1.33g/L,2.5~49.7g/L范围内线性符合临床要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的检测低限为0.44g/L,生物检测限为0.98g/L,1.2~35.2g/L范围内线性符合临床要求。结论: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胸腹水白蛋白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棉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3组: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棉酚治疗组。后2组给予高脂饮食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棉酚治疗组(第1-4周按15 mg·kg-1·d-1剂量棉酚灌胃,第5-12周按每周15 mg·kg-1剂量棉酚灌胃)。用 Morris 水迷宫测试大鼠行为学;生化检测血糖及ELISA法检测血皮质酮、放免法检测血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水平;电镜、光镜下观察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可见较明显的核固缩、高尔基体扩张、线粒体水肿,血糖、血皮质酮、血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11β-HSD1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行为测试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搜索策略明显变差(P<0.01);经棉酚干预后,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血糖、血皮质酮、血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G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11β-HS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行为测试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搜索策略显著好转(P<0.01)。 结论:棉酚能改善2 型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脑内11β-HSD1 蛋白、升高GR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4.
HPLC法测定尿白蛋白方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尿白蛋白(Alb)的方法并做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Agilent 4.6 mm×250 mm、5 μm的C18反相柱,优化流动相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评价该法的各项性能指标;测定46例糖尿病患者尿Alb.结果标准品和尿液Alb均在13.1 min出峰,在1 820 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直线性非常好,r值达到0.999 7,生物检测限为4.2 mg/L;24.5 mg/L和546.9 mg/L浓度时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3.36%、4.12%和1.93%、1.97%;回收率为96.3%、98.2%和97.5%.在46例糖尿病患者尿中,HPLC法能检出25例(54.3%)的微量白蛋白尿,比免疫散射比浊法(12例,占26.1%)检出更多.结论 HPLC法比免疫法能检出更多的微量白蛋白尿,在目前尚无方便可靠的方法测定尿总自蛋白前,HPLC法可用于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也可用于有关糖尿病肾病等的科研用途.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制备M13K07辅助噬菌体多克隆抗体。方法:将M13K07辅助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以此作为免疫原于1、3、5周进行兔免疫,收集0周和免疫后2、4、6、8周免疫血清,用间接ELISA法对免免疫血清的效价进行检测,进一步用免疫斑点实验检测免多克隆抗体与M13K07辅助噬菌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M13K07辅助噬菌体免疫兔可产生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200,并能特异性识别M13K07辅助噬菌体。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的M13K07辅助噬菌体多克隆抗体,为噬菌体展示技术研究提供了检测抗体。  相似文献   
26.
临床实习对于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实习的过程是将学校学到检验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实践相结合、由书面的知识向实践工作能力转化的过程,为今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作为附属医院检验科,每年都接受很多来自检验医学专业的实习生,免疫检验室是目前检验科开展项目多,岗位设置也比较多的实验室。随着自动化的提高,更多地应用先进检验仪器设备,并不断更新,但并不意味着手工操作被淘汰,很多项目还是使用手工操作来检测。本文将免疫实验室带教过程中一些,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7.
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358例慢性肝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AFUC地原发性肝癌(PHC)的阳性率为74.5%,假阳性率为11.6%。慢性活动性肝炎组阳性率达25.6%,该组AFUJ同于PHC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1)。认为AFU对PHC的诊断的确有重要意义,由于假阳性相对较高,特异相对较低,使其诊断价值受一定限制。本文讨论了肝炎和PHC时AFU升高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EGb治疗组,治疗结束取血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并分别灌取4组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内CD36、PPARγ的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经EGb治疗后,血糖、血胰岛素、TC、TG、LDL-C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内SOD活性下降、NO及MDA含量增高,经EGb治疗后,SOD活性升高、NO2-/NO3-及MDA含量下降;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升高,PPARγ基因表达升高,经EGb治疗后,CD36基因表达继续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PARγ基因表达继续升高。 结论: EGb对糖尿病大鼠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并能降低一氧化氮含量,从而改善糖尿病时巨噬细胞功能;EGb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36、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酚磺乙胺对两种不同酶法检测血清肌酐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酚磺乙胺对两种不同酶法检测血清肌酐的干扰。方法严格按照CLSI推荐的EP7-A干扰实验程序,设计配对差异试验和患者标本偏差分析考察对肌酐酶偶联肌氨酸氧化酶法和肌酐亚胺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清肌酐的影响。结果酚磺乙胺浓度在0.003~0.3g/L范围内,肌酐酶偶联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对照组标本和药物加入标本组肌酐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干扰值在血清肌酐高、中、低浓度水平均大于―1.96,病人标本偏差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患者肌酐结果与非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以肌酐亚胺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两组标本之间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酚磺乙胺对肌酐酶偶联肌氨酸氧化酶法法检测肌酐有负干扰,对肌酐亚胺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无干扰。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L型红腰豆凝集素(L-PHA)结合率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测定50例正常人、103例原发性肝癌、22例肝硬化、36例慢性肝炎、18例急性肝炎和1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16.01±5.4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0±2.53)%(P<0.01),且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肿瘤组轻度增高,而急性肝炎组未见显著性改变。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测定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