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淋)患儿化疗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ALL42例,化疗135例次接受化疗期间发生SIRS74例次分为粒缺组和非粒缺组.对符合SIRS诊断的在病程的第1天进行危重评分(PCIS评分)、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①粒缺组PCIS评分低于非粒缺组(p<0.05);粒缺组PRISM评分、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非粒缺组(p<0.05).②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越多,粒缺组PCIS评分越低(p<0.05),其PRISM评分越高、MODS发生率、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粒细胞缺乏、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越多、合并MODS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两种关键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状态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对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5个组,经U0126、LY294002、雷帕霉素处理的细胞分别为抑制剂A、B、C组,经佛波酯(PMA)刺激的细胞为激活剂组,未作处理者为对照组。采用磷酸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的p-Akt T308、p-Akt S473及p-ERK1/2。将各组细胞分别与DNR、Ara-C作用48 h,采用AnnexinⅤ/PI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抑制剂A组p-ERK1/2表达及抑制剂B组p-ERK1/2、p-Akt T308、p-Akt S473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激活剂组p-ERK1/2、p-Akt S473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抑制剂C组p-ERK1/2、p-AktT308、p-Akt S473表达及激活剂组p-Akt T308与对照组相近(P均>0.05)。DNR和Ara-C作用后激活剂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NR作用后,抑制剂A、B、C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ra-C作用后,抑制剂B、C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抑制剂A组与对照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状态下,K562对DNR、Ara-C的敏感性降低,抑制Ras/PI3K/PTEN/Akt/mTOR通路能增强K562对DNR、Ara-C的敏感性,Ras/Raf/MEK/ERK通路激活可能与DNR耐药有关,但抑制该通路对Ara-C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无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3.
本文探讨了正常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不同。结果显示,G-6-PD缺乏的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受过氧化刺激后,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NADPH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G-6-PD缺乏的红细胞的Cat,GSHpx活性及NADPH含量则持续下降。揭示了G-6-PD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不足。本文还对NADPH在红细胞抗氧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新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方法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用Primerexpress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当待扩增DNA浓度在3.601×103cps/ml~3.601×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8。结论应用TaqMan-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可作为进一步研究人类mdr1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患儿,女,2月龄,因低热1月余,咳嗽1周入院。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低热,体温波动在37℃~38℃,无时间规律性,能自行退热,曾在外院门诊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后仍发热。近1周出现干咳,非连续性刺激性咳嗽,病程中无气促,无喘息,无发绀,无咯血。精神好,多汗,胃纳欠佳,大小便正常。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kg,无窒息抢救史,出生后常规接种卡介苗,生后1个月内左上臂接种部位曾出现红肿、化脓、破溃,持续约1个月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常见变应原种类特点及螨性变应原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患儿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哮喘和(或)鼻炎的广州地区5岁以上患儿183例,其中男132例,平均年龄(8.2±0.21)岁;女51例,平均年龄(7.8±0.44)岁;哮喘并鼻炎者105例,哮喘患儿58例,仅鼻炎患儿20例.所有对象均由家长及其监护人回答统一标准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及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 在入选的183例患儿中,SPT阳性(≥1个变应原阳性)157例,占85.8%,各变应原阳性率为5.5%~75.4%,变应原中以屋尘螨致敏的阳性率最高,达79.8%(146/183),其次为粉尘螨与热带螨,分别为72.7%(133/183)~65.0%(119/183),其余过敏原阳性率依次为:狗毛48.6%(89/183),美洲大蠊47.0%(86/183),猫毛34.4%(63/183),德国小蠊29.5%(54/183),霉菌类19.7%(36/183),花粉类15.9%(29/183),艾蒿7.7%(14/183),豚草5.5%(10/183).螨过敏阳性患儿有146例,常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115例,78.8%),而螨过敏阴性患儿(37例,20.2%)中仅有11例(29.7%)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x2=33.09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螨类过敏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而螨性已致敏的患者会增加对其他过敏原的风险.以一种或多种螨过敏SPT结果"++"及以上作为阳性,其余为阴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每增加1岁、反复鼻炎、眼部及呼吸道症状是螨过敏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的危险因素,而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螨过敏所致的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性因素是患儿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广州地区哮喘和(或)鼻炎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及热带螨,可以通过SPT检查明确过敏原.年龄增加、反复鼻炎、眼部、哮喘症状控制不良是螨类致敏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应以早期防治为医疗工作的重要方针,研究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种类特点及危险因素,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并可针对变应原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望使螨性哮喘和鼻炎患儿达到并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还原型辅酶Ⅱ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新生儿黄疸发生中的作用,以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红细胞G6PD、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染料比色法分别检测红细胞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辅酶Ⅱ的含量,比较了H2O2孵育前后G6PD正常和异常红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G6PD缺乏黄疸新生儿的红细胞MDA含量明显增高,每克血红蛋白(Hb)为36±8nmol/L;而还原型辅酶Ⅱ含量明显降低,为1792±106μmol/L。H2O2孵育后,G6PD正常红细胞的还原型辅酶Ⅱ含量及Cat、GSHpc活性变化表现为先增加,随孵育时间延长才降低。在G6PD缺乏红细胞中,所有这些指标匀进行性下降。结论G6PD缺乏性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还原型辅酶Ⅱ含量降低,致红细胞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G6PD缺乏新生儿的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的生成是不足的,不能维持抗红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致使红细胞因过氧化损作而大量破坏,而导致其发生黄疸。  相似文献   
58.
HD-MTX静脉滴注后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大剂量MTX(HD MTX)静脉滴注后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MD MTX静脉滴注及甲酰四氢叶酸 (CF)解救后 ,以速率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作为评价肝功能的指标 ,所得数据用SPSS10 .0版本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① 5 2例 16 4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及恶性淋巴瘤 (ML)患儿静脉滴注HD MTX后 ,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 5 0 % ,无 1例发生致命的肝功能损害 ;②患儿年龄、性别、持续完全缓解 (CCR)时间、MTX单次剂量及累积使用次数、CF剂量、联合化疗方案等各因素与ALT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③停用MTX并予CF解救、护肝等治疗后 ,ALT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中位数为 8(4~ 5 5 )天 ,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年龄越大 ,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越长。结论 只要通过合理的水化、碱化及积极护肝治疗 ,MTX剂量在30 0 0mg/m2 甚至更大 ,CF总剂量占MTX总剂量的 3%左右 ,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重症感染患儿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间儿科病区收住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感染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检出感染菌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83%(28/53)和43.30%(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培养结果显示菌毒血症患儿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0.05)。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88.24%对青霉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但对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也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菌毒血症患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则以万古霉素为治疗首选药。出现一些新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感染细菌呈现对新合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新型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方法,研究mdr1 mRNA在K562细胞系和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及急性白血病(AL)患儿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设立实时FQ-PCR反应体系,研究mdr1 mRNA在不同类型、不同分期AL患儿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就AL患儿初治组、难治复发组、完全缓解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mdr1 mRNA表达率和表达量,且在AL患儿3组间再作mdr1 mRNA表达率及其表达量比较,数据均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初治和完全缓解期AL患儿mdr1 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难治复发组AL患者白血病细胞mdr1 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较其他AL各组明显升高;AL完全缓解患者维持期化疗的随访观察中,部分患儿mdr1 mRNA表达量渐升高,尤其是复发AL患儿升高更显著。结论AL患儿化疗耐药的发生与mdr1 mRNA表达有较密切的联系,应用Taq Man-MGB荧光探针进行实时FQ-PCR检测人类mdr1基因在AL细胞中表达,可为AL患儿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及针对性逆转由于mdr1基因表达导致的多药耐药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