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颅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近、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5月至2000年6月,共20例患者在中山医院接受21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47-76岁,平均64±9岁.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7例,一过性脑缺血者11例,无神经症状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颈动脉Duplex超声检查,19例同时行DSA检查,18例行MRA检查.狭窄度测定方法同NASCET.21侧手术的颈内动脉中,19侧狭窄≥70%,2侧狭窄60%-69%伴斑块溃疡.手术均采取颈丛麻醉,术中选择性地应用转流管和补片缝合.术后定期行超声检查和随访.结果 术后30天内无死亡和中风.围手术期有1例TIA和2例术后颅神经损伤.20例患者随访1-63月,平均31±20月.术后2年生存率和中风发生率为92.3%和0%,5年生存率和中风发生率为79.1%和12.5%.2例随访中超声检查发现手术侧颈内动脉50%-60%的再狭窄.结论 本组病例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颅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取得了满意的围手术期结果和预防中风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2.
80例经直肠~(99m)TC-MIBI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5例)的心肝核素显影比值(H/L)为0.267±0.2;病理证实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8例)H/L为0.455±0.13;57例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7例)的H/L为0.57±0.14;B级1.0±0.19;C级1.19±0.25。57例中11例肝性脑病者的H/L为1.26±0.16,以上各组与对照组的H/L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Child—Pugh A、B、C三组的H/L值的差别在统计  相似文献   
23.
陈福真  周东新 《上海医学》1989,12(5):295-296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极为少见的坏死性外科感染,国内有文献可查者仅24例。1924年Meleney报道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肤坏疽的病例,此后不少作者均有类似报道,但命名相当混乱,包括坏疽性丹毒、医院坏疽、急性皮肤坏疽等。1952  相似文献   
24.
上消化道出血常危及病人生命。尤其当大量出血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时,此种威胁更是明显。Treitz 韧带以上部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溃疡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胆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70~95%以上,其次是急慢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近年来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纤维内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25.
是周围动脉瘤中具有特殊性质的重要疾病。国内有文献可稽者不足70例。国外1687~1984年文献报道950例。Coopet(1808年)首例结扎颈动脉治疗颅外颈动脉瘤获得成功后,陆续颅外颈动脉瘤是较为罕见的一种动脉瘤,  相似文献   
26.
胰腺恶性肿瘤切除后预后差,病人多因局部复发和转移而死亡[1]。我们从1999年6月至2005年4月对8例胰腺恶性肿瘤切除后局部复发者行再切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38~66岁,平均(50.1±10.3)岁。胰头部恶性肿瘤3例,其中2例为胰头腺癌,1例为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均曾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兼行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重建)。胰体尾部腺癌5例,3例行胰体尾部+脾切除,1例行胰体尾部、脾切除及结肠脾曲切除、胃部分切除和左肾切除,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伴肠系膜上动脉重建。8例中有2例在外院完成第一次手术,其余6例均在本院行第一次及…  相似文献   
27.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况,历来引起内外科医师的关注,国内外有关杂志经常讨论此问题。近年来由于新诊断方法的应用,使这些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但是一些比较罕见的出血病因,因其罕见,给临床的诊断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血管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虽罕见但却是一种重要原因。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影像及内镜技术等的新发展,该类原因所致消化道出血日益增多,本拟就其诊治问题略表浅见。  相似文献   
28.
重复性动脉瘤是指不同解剖部位的动脉壁发生局限而永久的扩张。它可以发生在同侧不同的解剖部位,也可以发生于两侧相同的解剖部位。可以是腹主、髂动脉瘤伴周围动脉瘤,也可以是周围动脉瘤伴内脏动脉瘤。重复性动脉瘤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壁的退行性改变,因而为重复性动脉瘤的发生提供了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本文旨在报告Johns Hopkins医院对小肠急性缺血性疾病,术中应用多勃勒、萤光素和临床判断小肠活力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的结果。患者共28例,是连续地在手术中诊断的病例,计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3岁(17~84岁)。23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腹壁疝嵌顿4例,内疝和肠扭转19例。不包括病变难以矫正的病人,因为,任何方法都难以准确预计这种病变的发展过程。在小肠缺血性病因矫正后至少15分钟,单靠肉眼判断就能将小肠分为几个不同的肠段,因此,作者在28  相似文献   
30.
溶血栓药物应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